万荣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刘军宁用心做好每件事情
TUhjnbcbe - 2022/9/20 9:02:00

在山西省临猗县检察院检察长刘军宁身上,可以看到他在二十多年*法工作中的努力。(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一项工作写在纸上,可能只有简单的几行字,但如果真要做出成绩来,却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山西省临猗县检察院检察长刘军宁身上,可以看到他在二十多年*法工作中的努力。

所在单位先后五十多次受到省市级表彰和奖励,两次荣立集体一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是全省法院系统八个“公正与效率”单位之一,被树为山西省*法队伍先进典型。他本人荣获过省、市“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卫士”荣誉称号……他们的工作也分别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表彰。

这些荣誉,刘军宁很少向别人提起。他最在乎的事情是,如何能够在工作中提出一些好的思路,怎样把一些好的想法在基层实践工作中落地,这些都是他特别喜欢去研究和琢磨的事情。

在刘军宁看来,自己就像是一条鱼儿,每天在工作岗位上“扑腾”,而鱼儿离不开水,基层*法工作就像是水一样,赋予了鱼儿极强的生命力。他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幸运的人,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遇到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都能够紧跟*法工作发展的脚步,踏踏实实做些事情,他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在基层实践工作中找到一种动力

《方圆》:你是什么时候去临猗县检察院的,对检察工作都提出了哪些要求?

刘军宁:我是年到临猗县检察院的。在多年的*法工作中,我一直坚持安排的事情就要做,要做就要做好的习惯。换届交流到临猗以后,我对各项工作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专门成立了督查委员会,狠抓工作落实,一些重点工作还会在《督查周报》中进行跟踪督办,做到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如期完成各项工作,实践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方圆》:有没有遇到困难而无法落实的情况?

刘军宁:在我看来,如果真想做好一件事情,只要决策科学、符合实际,真想干就没有落实不了的。记得我刚到单位报到时,发现办案大厅在一楼,二楼以上是办公、办案区域,但中间没有隔开的安全门,每天大厅里人来人往,我觉得对我们工作来说会造成安全隐患,如果有的当事人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到办案检察官的办公室里,很容易出现案卷丢失的情况,这对检察官来说,会成为工作中的重大事故;如果有的当事人遇到案子方面的问题,想不开爬到楼上比较高的地方,也很容易出现危险。

我在*组会上提出了在二楼办公、办案区域安装一道安全门的想法,后来负责的副检察长和承办科室同志说已经请过几个安装师傅来看了,都觉得没办法安装。面对大家提出的困难,我觉得我们不能回避问题,可以一起想办法。于是我当即组织相关领导和同事去现场查看,具体研究办法,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之下,我们很快拿出了具体安装方案,这道安全门最终也安装好了,大家觉得办公环境一下子好了很多。

《方圆》: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回避,是你一直坚持的理念吗?能不能举几个典型例子?

刘军宁:年9月,我到山西省万荣县法院工作后,年底单位评选先进时,我发现过去那种忽略法院工作规律和法官职业特点,不同序列人员采用一个模式管理、一个标准考核的行*化管理做法,不利于调动法官及其他序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是在年底,我们*组研究将全院人员分为法官、书记员、司法警察、行*人员四类,实行分类教育和管理考核。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对法官、书记员与司法警察、行*人员实行分类管理的科学制度,我们的做法与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不谋而合。《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介绍了我们的经验,并配发了编者按。可以说,从那时起,我就尝到了直面问题的甜头。

再一个事例就是在万荣县法院工作期间,我们根据立案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各级领导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组织干警编写过一本《简明立案实用手册》,后来人民法院出版社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了这本书,使我更加坚定了在工作中直面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当时我在立案大厅看到法官办公桌上经常是堆着一摞书,遇到老百姓打官司立案时,法官们要查找相应案件的立案条件和规定,由于法条和司法解释是散落在许多本书里的,因此常常是翻了这本又要翻那本,查找起来很麻烦,能不能编出一本涵盖各类案件立案方面所有法律条款和司法解释的书来,供单位同志们内部学习、使用。这个想法提出来之后,很多人认为基层法院想要做成这件事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也没有可参考的范本,但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我从全院抽调出几名业务骨干,进行了明确分工,每周组织一次编审会,解决进展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最后,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方圆》:《简明立案实用手册》的推出,是不是也让你在工作中找到了更多的动力?

刘军宁:让我特别感动的是《简明立案实用手册》这本书受到了省、市院领导,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时任立案庭长黄尔梅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军宁用心做好每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