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通车了,我带着你们坐火车,让你们看看我修建的路段!”在中老铁路琅勃拉邦铺轨基地,刚下夜班的巴利拿起手机和家人视频聊天,他黑瘦的脸上洋溢着骄傲的光彩,看不出刚上完夜班的疲惫。巴利今年40岁,来自老挝阿速坡省,是中老铁路的一名建设者,自年到中老铁路工作,从最开始在中老铁路万象制梁场和孟塞制梁场从事钢筋绑扎、梁体浇筑等工作,到中老铁路万象焊轨基地跟着师傅学习硫磺锚固,再到琅勃拉邦铺轨基地工作,他始终都踏实工作。
对很多人来说,工地的工作辛苦而枯燥,但巴利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我现在每天充满了力气,想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把孩子们送到中国读书,让他们学知识长本事”。
中老铁路不仅是巴利全家的期盼,也是中老两国人民的期盼,预计将在年12月竣工通车。
离目标越来越近
中老铁路北起中老边境,全长.4公里,经老挝境内琅南塔省、乌多姆赛省、琅勃拉邦省、万象省,终至老挝首都万象市;北与中国境内既有铁路网连接,向南将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铁路网相连接。中老铁路是首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的境外铁路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使用中国设备,建成后将与中国既有铁路网直接连通。
△年5月23日,在老挝万象省庚凯村隧道的中老铁路施工现场,中老两国工人协力铺轨。(新华社发凯乔摄)
像巴利一样,中老铁路建设吸纳了很多老挝本地员工。没有来中老铁路之前,巴利和爱人在阿速坡省的老家一起种地、养鸡,家里有三个孩子。农闲时,他俩也会出去打零工,给三个孩子换一点学费,但仍旧不够用。年7月份,阿速坡省一处水电站发生溃坝,包括巴利所在的村庄在内六个村庄受灾严重,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当他们为家里的生计发愁的时候,中老铁路项目派出了两支救援队,帮助灾区修复基础设施,在洪水毁坏的木桥基础上免费修建四座钢栈桥,仅40天的时间就修建完成,比原来的木桥更安全稳固。中老铁路项目为灾民们提供就业岗位,招聘他们去中老铁路施工现场工作。
“我很庆幸当初的选择,中铁二局的中国朋友教我技术,工资也高,不仅还上了家里的欠款,还买了手机。”巴利说,手机是他家的贵重物品,他要用手机将铁路建设的场景拍下来,回去讲给乡亲们听。
康鹏达扬是老挝琅勃拉邦人,如今已经成为从事电焊操作的专业人士,但年他对电焊还一无所知。年,26岁的康鹏达扬发现许多工程车和中国工人走进琅勃拉邦北部深山密林。他们要干什么?有人说要从大山里钻出隧洞,用来架设铁路,直线就能到万象首都。他开始有些憧憬,为了探个究竟,他骑着摩托车一路打听到中老铁路的营区。看见闪动的电弧光,他还未接触过电焊,有些担心。项目负责人看出他的犹豫,耐心地向他解释了工程的安全事项。康鹏达扬仔细打量着周围的标语“造福老挝人民、联通世界”,他心里庆幸自己能为国家和故乡奉献,要让世界各地的人民感受“老挝速度”。
康鹏达扬勤劳努力,顺利通过项目技能考核,又在培训学校提升了焊接钢构技艺,很快被提为外籍员工焊接班组组长。他对自己所焊的每一道焊口都认真负责,确保焊一道合格一道,决不允许出现质量问题。同时他还是一个热心的导师,经常把自己的经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工友。“我和工友们一起见证着老中铁路一天天的变化,离目标越来越近。”康鹏达扬说。
联通更远的世界
年9月18日,时任老挝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发言,老挝要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陆联国”不仅是老挝人独创的词汇,它被上升为老挝的国家战略,这个独创的词反映出老挝对未来发展的定位。
老挝既多山又缺路,突破重山封锁,怎么联?其中一个“钥匙”正是中老铁路。中老铁路不通,中泰铁路就无从谈起,从中老起步,到泰国再到新加坡,建设整个东南亚铁路网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对老挝而言,中老铁路是打开目前困局的最好出路,铁路不仅能够联通内外,还能够带来猛增的贸易量、投资以及就业,基于以上考虑,在老挝国家“八五”规划中,中老铁路被列为国家一号重点项目。通过铁路将老挝与周边国家的“点”连接起来,由点向线再向网扩展,铁路网络将成为“跨国枢纽”。
年4月,中老双方就项目合作谈判;年,经过双方协商最终敲定,中老双方共同出资建设,两国*府正式签署《关于铁路基础设施合作开发和中老铁路项目的协定》;年12月,中老铁路全线开工。
然而,老挝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中老铁路的桥梁与隧道里程数之和占总里程的60%多。难怪有人感叹:“中老铁路不是铺出来的,而是架出来、挖出来的。”
中老铁路施工的地质环境条件十分恶劣,沿线80%为山地和高原,还要途经一段很长的无人区,存在岩溶、断层破碎带、炭质泥岩、涌水等不良地质,洪水、塌方、滑坡随时都可能发生,对于施工要求极高。动工以来,中老铁路建设团队攻坚克难,一道道难关打通,一段段轨道铺就,一个个捷报传来……
△年10月21日,在老挝万象省航拍的建设中的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桥梁(右)和中老铁路桥梁(左)。(云南建设集团供图)
截至年3月19日,中老铁路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站前隧道、桥梁、路基工程完成98%,站后铺轨、四电和站房工程完成62.2%;建设完成后,运营工作紧随其后,培养老挝员工成为重要工作。据悉,运营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列车开行、运营组织方案基本确定,老挝籍员工培训、运营期管理制度制定工作有序推进;累计直接安排老挝当地就业人次,创办老挝员工培训学校、举办培训班期,帮助当地解决就业问题,培养老挝铁路技术人才。万象市纳塞通县松北南村村民也感受到了中老铁路建设伴随而来的变化,村里小学门口米长的道路,由泥土变为水泥路面,由泥泞变为整洁,雨天孩子们也能快乐地奔跑。
老挝万象省万荣县旅游局局长本米·棚马翁表示,万荣是老挝很著名的休闲旅游地,位于古都琅勃拉邦与首都万象之间,成了往返两座城市之间的中转站,铁路修建前由于交通问题,很多旅游者都不到万荣旅游。中老铁路修好后,从万象到万荣县将从以前4小时缩短到1小时而且更安全,相信会给万荣带来更大发展。
在建铁路的过程中,项目团队还帮邻近的村子接上了自来水。宋沙瓦村村长阿吉说:“以前,村里人要靠打井或从山上接水,现在用水更方便,喝水也更卫生了。”阿吉对铁路的开通满怀期待:“村里很多人种水果,以后铁路通了,我们就能坐上火车去更远的世界,水果运输也就更方便了。”
通往幸福生活的路
年7月30日,时任老挝总理通伦第六次来到中老铁路现场。他欣慰地说,老中铁路自开工建设以来,推动沿线城市面貌发生变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沿线人民就业。通伦尤其对中老铁路精心优化设计方案和现场施工组织表示高度赞赏。他表示,老中铁路在万象南移址塔纳棱工程中路改桥的方案,为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沿线老百姓利益、帮助*府降低征拆成本作出了重要贡献。
△年6月,中老铁路项目参建单位医务室陈炳武医生在琅勃拉邦省香恩县村庄开展义诊活动。
除了中老铁路带来的期盼,老挝陆路交通以公路为主。长期以来,老挝交通设施落后,但其中90%为碎石路,其中仅有的数条较高等级公路中,有多条与中国有关。上世纪60年代初,在美越战争中,为了援助越南,老挝同意中国修建这条穿越全境的“生命纽带”。在老挝改革开放后,这条13号公路架起了中国与老挝的经济桥梁,成为中老两国间经贸、旅游等各方面合作的运载通道。如今,它依然是利用率最高的老挝的国家级公路。
此外,为了降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陆路运输成本,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旅游业发展,由中国、老挝、泰国和亚洲开发银行合资建设的全长公里的昆曼公路于年建成通车。
年12月20日,由中老两国共同投资建设的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提前13个月建成通车。万象至万荣段连接首都万象市和万荣,路线总长公里,设计规划结合了中国和东盟的设计标准规范,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80~公里,全线共设置桥梁36座,涵洞道,互通式立交7处,分离式立交11座,隧道1座,收费站8个,服务区3处,停车区2处。
中老高速公路是老挝第一条高速公路,项目起于中老边境磨憨/磨丁口岸,止于老挝首都万象市,全长公里。全线建成后,有效将老挝境内的首都万象市、万象省、琅勃拉邦省、乌多姆赛省和琅南塔省四省一市连接起来,形成老挝境内交通主干道,从磨憨/磨丁口岸至老挝首都万象市仅需5小时,比现在的20小时节约15小时。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项目先行实施了万象至万荣段,被列入《中老联合声明》和《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
之前,很多老挝民众的梦想是走出偏远的村庄,到万象去看看首都,看看塔銮、玉佛寺。现在,他们的梦想是走得更远……
坦途已就,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