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源系列传说之四:
项王借牛与疯癫和尚龙井运木
话说那凤凰印(即今庙前明果寺所在地)已经被宝山人太公捷足先登,抢先立了庙,项王没奈何,只得另择佳处。
项王*魄游行在铜山源的上空,将附近的地势考察了一通,最后发现:铜山里附近有一座凰山(即凤凰姑娘所化,又名项山)巍然矗立。来到凰山脚下,好像隐约还可以听到凤求凰的美妙和鸣,不由得勾起了项王对虞姬的思念。来到凰山山顶,只见这儿有块平地,面积约半公顷左右;还有一水井叫龙井。井里一天到晚向外不断冒泉水,真是建庙的好场所;另一座位于白鹤山的乌石尖,昂然屹立,下面隐隐有金光闪耀(其正下方即原矿铀矿矿洞所在地),似乎也很不错。到底选哪一座好呢?项王心想:在这样高的山上立庙,根基稳固是最重要的。且让我来试一试。
只见项王纵身一跃,升上天空,一只脚踏在凰山(项山)尖,另一只脚踏在乌石尖。他使劲晃动双腿,感觉到脚下的凰山(项山)一动不动,稳如泰山;而另一只脚下的白鹤山似乎整个都随着乌石尖的晃动而动摇起来。
就这样,项王选定了凰山(项山)作为自己的立庙之处:这里不仅山体稳固,而且山顶平坦如砥,视野开阔,看那对面的凤凰印是得得庆(杜泽一带方言,刚刚好的意思)。如果天晴之日在山顶跑马石上纵马驰骋,待那祝氏从庙里出来观看,我就一脚跨将过去,抢了他的庙,重新夺回凤凰印……
要建庙得有人帮忙。项王想起当初刚到太末县城,曾向当地土人打听凤凰印所在,半天也没有打听出一个出个所以然来。正在为难之时,只见一个衣衫邋遢疯癫和尚躺在路边睡懒觉,他忙摇醒他,问道:“师傅,可知凤凰印在哪里?”疯癫和尚说:“我是吃百家饭的,只要有酒天下没有不知的。”二人进得酒楼,来了个酒足饭饱,疯癫和尚才跌跌撞撞给项王带路。看来只要酒饱饭足,让疯癫和尚帮忙还是靠谱的。
于是项王找来疯癫和尚,二人就开始行动起来。他们首先到周边雇佣了一些劳工,从双桥坎后砌了一条石台阶,一直通到凰山山顶。石头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容易解决,可木料、砖瓦怎么解决呢?他们两个决定分别行动。
项王借牛
因为建庙需要大量砖瓦,因凰山太高,挑运上山不易,霸王为此伤透脑筋。后来,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即在山上建窑自烧砖瓦。山上泥土倒不缺,但需要用牛把泥踏烂,才能做成土坯。这样一来就需要去借牛。霸王打听到龙游连塘村,有个陈财主家中有许多牛,项王就去向他借牛,但他就是不肯借。霸王没奈何,就在夜里把牛背到凰山上踏泥,早上再背回去,并在水牛角上挂上一串铜钱作为工钱。
可怜陈财主家的放牛娃,早上去牵牛耕地,却怎么也赶不起来:只见水牛满身黄土,汗流浃背,十分劳累。他连忙去报告财主,财主也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连几天,他家的牛都是如此,财主觉得此事必有蹊跷。于是,他就与放牛娃在天黑前躲藏在牛棚草堆中,想一探究竟。天黑了,只见随着一阵旋风刮来,从天上降下一个黑脸大汉,背起水牛就往天上飞走了,到天亮前又背了回来。财主知道碰到了霸王神,忙朝天参拜。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庄。
以后龙游连塘村的百姓,为了纪念霸王,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三,都要举办霸王庙会,其中重头戏是推荐年轻力壮村民背媳妇、背农具比赛。这种风俗一直沿续至今。
疯癫和尚龙井运木
凰山霸王庙准备造三进二天井式结构,规模宏大,需要大量几丈高、二人合围粗的优质木材做栋梁。可是,附近山上并没有如此大规格的木材可采伐。于是,项王就派疯癫和尚外出采构。疯癫和尚摇摇晃晃地来到了樟树潭。
樟树潭在瀫水边,沿江有一排千年古樟。据说,有一年发大水,冲毁堤坝,几十丈高的古樟滑入深潭不见树梢,该地也因樟树沉潭而得名樟树潭。在当时那个靠河运的时代,常山、开化、江山以及东溪(即今乌溪江)的木材顺流而下,在此汇聚。木材商人把木排绳索系在樟树上,然后等待商机,发往全国各地。樟树潭街上木行林立,各种木材应有尽有,市场十分繁荣。
话说疯癫和尚在木行中买好了木头,叫人全部丢进樟树潭中。说也奇怪,一般木头丢在水中都会浮在水面,而这些木头却全部沉入潭中不见踪影。
疯癫和尚两手空空地回到凰山,项王见了,忙问他木材可曾买好。疯癫和尚说:“木材已经运回来了。”霸王非常奇怪,忙问木材在哪里。疯癫和尚回答说:“在龙井里。”二人来到龙井边,只见木头已经从井底的水面上露出头来。项王忙叫杂役来搬运。他们拉出一根,又来一根,一会儿工夫,龙井边就堆成了一座小山。一旁木匠师傅掐指一算,说:“够啦!”,只见那最后一根木头刚浮出水面便嘎然而止,任人再怎么拉也拉不出来,推又推不回去。后来,这根木头化成了一根石柱,据说现在还立在龙井里呢!
讲述人:杜泽白鹤山村王水根
整理人:衢州三中杜洪莲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