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周子明,年生人,籍贯山西省万荣县。年出外经商后定居侯马。近年来一直北漂在京,现在侯马从事企业管理。年轻时就喜欢文学,业余时间一直坚持写作,小说《于先生和他的三个女婿》曾获《河东文学》与作家新干线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有奖征文一等奖。
跳舞的多多
那一年多多十八岁。
村里成立了一个文艺宣传队,在村中心的舞台上排练小节目,招来不少人在观看。
那年月农村没什么娱乐活动,村里偶尔来个耍杂的,大家误了吃饭,也要围成一圈看个够。排练小节目,敲锣打鼓配着乐器连跳带舞,看的人就更多。
小节目很短,一个接一个,表快板,唱语录歌,还有跳舞,跳的是当时流行的中字舞。
多多也在看。多多不识字,喜欢看跳舞。看的时候,大家都在心里默默地记着歌词跟着学唱,多多却在台下挥动着手脚学跳舞,碰着身边人了,便遭一句骂:“这憨女子,你瞎蹦跶个啥!”
排练休息时,有人就取笑多多,揶揄道:“多多,上去也跳一个!”
多多就爬上舞台,走到了台中央。还没等跳,就被人喊住了:“下去下去,谁让你上来的?”
多多指着台下:“他们让我跳。”
“他们让你跳你就跳?你懂什么?这地方能让你随便乱跳?下去下去!”
多多被赶下了台子。
在村人的眼里,多多是个脑筋不够数有点憨气的姑娘。多多小时候得过一场病,高烧不退。因为家里穷,孩子又多,孩子们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父母也不当回事,从来不吃药打针,抗几天就过去了。多多烧了一个多月后,烧倒是退了,但由于烧得过重,留下个病根:神志异于常人,话多。话多倒也没啥废话,只是有些话,大家心里明白,嘴上不宜直说,多多却不管不顾,照直说了出来,说出的话人都不爱听。
多多姊妹四个,上面有三个姐姐。父母一直想生个男孩,生多多那年,指望着能生个男孩,生下来却又是个女孩,就取名叫多多,意思是多生了个姑娘,是个多头。因为多多小时得过一场病,多言多语,村里人都说多多不够数。就连多多妈动不动也经常数落多多不够数。
一次有个阿姨领着个小姑娘来多多家串门,小姑娘只有八岁,吃得肥头大耳,腰粗腿壮,脚手都是圆鼓鼓的,就像肿了一样。多多妈很会说话,她不说小姑娘胖,笑着对小姑娘说:“哟,半年没见,妮子越变越亲了。”多多接嘴道:“胖得两眼都眯成一条缝了,还说亲?丑看死了!”那位阿姨听了很不乐意,翻了多多一眼。阿姨走后,多多妈戳着多多的脑门骂道:“你个没脑子的,啥话难听你说啥话,人家不说的话都让你给说完了,不够数!”
尽管大家都说多多没脑子不够数,但多多心里还是有数的。就说跳舞吧,人家从台子上把她赶下来,不让她跳,但她心里清楚:那是他们不让她跳,要让她跳,她也能跳好。每天看排练时,他们在台上跳,她仍然在台下跳。人们指手画脚对她投来轻佻的目光,她不管不顾,该跳还跳。回到家里,就一个人在院子里学着跳,多多妈一看就又发烦:“在外面跳,回到家里跳,你能跳出个啥景景,别再疯到舞台上,让人家把你赶下来!”
那时各村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结合当前政治形势编排一些小节目,到田间地头为群众演出。有时村与村之间还互相换演。这次排练的节目,是要到公社去参加汇演,村与村之间进行比赛。但就在去公社汇演的前一天,中午彩排中字舞时,有个姑娘突然晕倒了,送到公社卫生院检查,诊断为急性脑膜炎。
跳中字舞,每个人手里要举着两朵大红花,通过变换队形,最后用举起的大红花组合成一个忠字。生病的这个姑娘,组合的位置是忠字下面心字中间的那一点,缺一个人,忠字就不成形,忠字舞就没法跳。第二天就要参加汇演,临时换个人也不懂台步,宣传队长这时想起了多多。大家都说多多不够数,队长说够数不够数也就让她临时凑个数,我看她在下面跳的时候基本动作还行,时间不等人,下午就把她叫过来,熟悉熟悉台步。多多叫过来练习了一下午,很快就走熟了台步,配合的挺默契。
第二天比赛时,多多跳得很卖力,也跳得很好。但她只是作为一个顶缺,临时为人家凑了个数,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提及过她。
这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让多多唯一感到庆幸的是,表演中字舞的那两朵大红花,默默地陪伴了她一生。
多多后来嫁到了一个小山沟。像样的人家没人娶她,嫁给了一个大她十五岁的跛脚男人。两人婚后生有一女,日子过得很艰难。患难见真情,两口子却也挺恩爱。几十年来,那两朵大红花,多多不知默默地拿出来看过多少次。
年,多多病故,临终前,她让女儿从箱底取出那两朵鲜红的大红花,别在她的胸前,微笑着合上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