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山西省的区划调整,11个地级市之一,运城
TUhjnbcbe - 2024/8/30 21:38:00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山西省各个地级市区划调整的故事,例如太原市、大同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山西省南部的运城市。运城市属于山西省的11个地级市之一,下辖了13个区县。在总人口方面,仅次于上回太原,达到了多万。那么,运城市13个区县的区划,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山西省。山西省属于我国北方省份,同时,也是我国的中部六省之一。山西省内地质结构复杂,以山地和丘陵、坡地为主,都是易守难攻之地。因此,古代对山西各地的评价是“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山西省内,设立了一系列的重要关隘,例如娘子关、雁门关等等。在古代历史上,围绕这些关隘进行的大规模战役,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山西省文化历史悠久,属于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晋文化至今仍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很有自己的特色。山西省总计下辖了11个地级市,总人口多万人。在总人口相比,略少于陕西省。在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中,省会太原市的人口最多,达到了多万人。第二名就是运城市,运城市总人口多万,下辖了1个区、2个县级市、10个县,总计13个区县。

运城市13个区县的区划,与山西省的区划调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东汉末年战功赫赫的名将关羽(不可能,我二弟天下无敌),就是运城人。在元朝之前,历代王朝基本上都是采用了州县两级区划。13世纪中期,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在几十年时间里,先后消灭了大金国、西夏国、西辽国、大理国、南宋等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面积辽阔的帝国。

随着疆域面积的迅速扩大,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经验的特点,非常明显。面对全国密密麻麻的几百个州府、几千个县,各地的粮食产量、耕地亩数、人口数据等等,让元朝非常头疼。我们以耕地为例,由于地质结构和气候不同,各地的耕地分为了沙土地、泥土地、旱地、水浇地等等,每一种耕地又分为了甲乙丙丁等几个类型。各地农作物的品种差异巨大,例如大豆、高粱、水稻、小麦等等,出现了五谷杂粮的说法。

依靠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区,完全指望不上。唐朝的15道和宋朝的23路,各方面问题很多。最后,元朝结合了宋朝23路的经验,在金国行尚书台的成熟框架下,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陕西行省、湖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等。当时,鉴于山西地区的重要性,山西各地由中书行省直接管理。

每个省下辖了各个,每个路下辖了各个州府,每个州府下辖了各个县,相当于4级区划。元朝虽然设立了行省制度,奠定了行省制度的框架,但各方面并不完善。元朝各个行省的面积太大,太大了管理难度。而且地方机构设计粗犷,相互重叠。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根据明朝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调整了各地的区划。

例如撤销了路,设立了省、州府、县3级区划,这样的划分非常经典,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灭亡,前后几百年时间。与此同时,还设立了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并立的模式。在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位时期,随着明朝的迁都,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其实,我国很多省份的大体区划,其实都是在元朝统治时期设立的,例如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等等。与现在的区划相比,已经非常接近。

在山西省内,设立了一系列的州府,总计下辖了6个府和2个直隶州,分别是:太原府、大同府、汾州府、平阳府、潞安府、泽州府、沁州直隶州、辽州直隶州。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以后,结合清朝各方面的情况,进一步调整了区划。最终,形成了内陆18个省的区划格局。在清朝统治时期,山西省的区划,调整幅度非常大。

调整以后,山西省下辖了9个府、10个直隶州,分别是:太原府、平阳府、潞安府、汾州府、大同府、朔平府、宁武府、泽州府、蒲州府、辽州直隶州、沁州直隶州、平定州直隶州、忻州直隶州、代州直隶州、保德州直隶州、解州直隶州、绛州直隶州、吉州直隶州、隰州直隶州。总计下辖了6个散州、90个县,那么,什么是直隶州,什么是散州呢?

直隶州同等于,隶属于省管理。同等于县,隶属于管理。虽然大家都是,但等级完全不同。当时,运城市的大部分县,隶属于平阳府管理。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阶段。各地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急需进入休养生息。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局势的逐步稳定,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阶段。

与此同时,一系列的重要项目,也在山西省设立。山西省内设立了一系列的专区,例如运城专区、临汾专区等等。运城专区设立以后,下辖了安邑县、万泉县、河津县、稷山县、新绛县、闻喜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解县、芮城县、虞乡县、永济县、临晋县、猗氏县、荣河县等17个县。

当时,出现了部分县太小的情况。因此,到了年,运城专区下辖的17个县中,部分县出现了合并和调整。几个月以后,运城专区被撤销,与临汾专区共同组成了晋南专区。当时,晋南专区管理了几乎整个山西省南部地区,下辖的县数量非常多。其实下辖的县太多,也有各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当时的交通、通讯水平很有限。

再加上山西各地的地质结构复杂,召集各个县开会。距离比较远的县,可能提前2天就得出发,否则到不了。60年代末期,我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晋南专区更名为晋南地区。鉴于晋南地区的管辖范围太大,不好管理。年,设立了运城地区,下辖了13个县,分别是:运城县、新绛县、绛县、稷山县、万荣县、永济县、夏县、闻喜县、平陆县、垣曲县、芮城县、河津县、临猗县等等。

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国各省下辖的地区,开始陆续调整为地级市。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强县改为了县级市。在八九十年代,运城地区的运城县、永济县、河津县,陆续改为了县级市。截至年,运城地区下辖了3个县级市、10个县。年,运城地区被撤销,设立了运城地级市。

与此同时,运城县级市被撤销,设立了盐湖区。此时,运城市下辖了1个区、2个县级市、10个县。至此,运城市13个区县的区划,彻底形成。分别是:盐湖区、临猗县、平陆县、芮城县、垣曲县、新绛县、夏县、万荣县、绛县、闻喜县、稷山县、永济县级市、河津县级市。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省的区划调整,11个地级市之一,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