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清流甜润千万家
TUhjnbcbe - 2024/3/5 16:5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省水利厅常建忠厅长(中)在大同市调研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的压舱石,是贫困县摘帽的重要指标,是水利扶贫的底线任务、头号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饮水安全,强调要“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没有商量的余地,更没有任何的退路。“十三五”以来,我省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累计向58个贫困县投入资金38.27亿元,巩固提升了.6万人的供水保障水平,涉及.9万贫困人口,贫困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了96%,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91%。

从“无水喝”到“有水喝”,从“有水喝”到“喝好水”,如今一股股“放心水”“甘甜水”“幸福水”流进寻常百姓家,大大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凸显山西水利扶贫的“水担当”“水支撑”和“水效应”。

从源头到龙头,构筑“供好水”坚实体系

对冯珍来说,一天的幸福生活是从拧开水龙头开始。

今年57岁的冯珍,家住朔州市平鲁区屯军沟村。水缸见底,村外挑水,排队接水……吃水难、挑水累、水质差,曾经是挥之不去的心病。“现在好了,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干净的水!”看着自来水哗哗流出,冯珍的嘴角总是扬起一丝微笑。

临近入冬时节,塞北的清早寒气袭人。一大早,浑源县东水头村农民赵权福轻轻一拧家里的水龙头,干净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地流了出来。而往年的这个时候,赵权福需要到村外两三里远的十八个盘弯道去排队挑水。

过去是“挑”,现在是“拧”。

“挑”“拧”一字之差,折射出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映射出的是一泓清水的民生分量。

“无论多难,一定要解决贫困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山西水利人的如山承诺,也是水利人矢志奋斗的既定目标。

从组织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续良性运行。

以省*府名义出台《山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山西省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实施意见》;召开“全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回头看’推进会”……

从资金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稳步落地落实。

“年至年,我省累计改善.5万(该数字为截至年10月底数据,到11月底为.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条件。”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处处长成接安说,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年以来,我省大力争取中央投资,加大省市县三级资金落实力度,累计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超过了50亿元,新建或改造农村饮水工程1.8万余处。

从机制上建立切实提升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体系。

近几年来,我省所有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部明确了地方*府的主体责任、水行*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管理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并将其作为一项公益事业纳入*府公共财*支持体系,由各级财*实施水价补贴;建立维修养护专项资金筹集使用制度,每年落实省级以上维修养护资金万元以上,保证农村饮水工程及时维修。

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我省对全省农村贫困人口饮水状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建立了问题台账,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与精准扶贫大数据的紧密对接;以村为单元,对每个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村庄逐一研究制订解决方案。

在今年的土地整理建设中,方山县大武镇杨家会村的水源井形成了低洼地形,成为“污染井”,直接威胁到全村户口人的饮水安全。获悉这一情况后,方山县水利局迅速制定补救措施,投资27万元对该水源井进行了加高封闭、硬化面层、修砌围墙,彻底解决了水源井污染的问题。

不留一处安全隐患,不留一处供水死角。

安泽县在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开展之初,即对全县余个村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饮水安全调查摸底,并建立贫困人口农村饮水安全台账。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了余万元,实施工程建设处,切实做到了存量完成、增量解决和变量应对。

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如繁星点点镶嵌在吕梁市各个村庄,一缕缕清泉通过供水管网,欢畅流进万农村群众家中。如今,吕梁全市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从源头到龙头构筑“供水吃”的坚实体系,目前我省已初步建立起了农村饮水安全“一体系三机制”,即城乡统筹、设施完备的供水工程体系,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监管责任机制,管理专业、运行规范的工程管理机制,合理补贴、有效扶持的*策保障机制。措施配置和资金投向的精准性和合理性,为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决战完胜提供有力支撑。

一根根自来水管,从供水站延伸出来,“开枝散叶”进入乡村、进入百姓的院子里,甚至延伸到灶台上,打通了农村饮水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严格对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体系水质、水量、供水保障率、方便程度等4项标准,到今年6月底,我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成功实现静态清零、动态保障。截至目前,我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了96%,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得到全面解决,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三五”水利扶贫规划农村饮水安全目标任务。

从苦咸到甘甜,力保“水好喝”润泽百姓

水质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夏天人畜共饮,冬天凿冰化雪。在这样的条件下,水的质量可想而知,山区百姓的健康状况可想而知。

受制于地理和地质条件,我省不少贫困地区的“有水村”成了挂上号的“胆结石村”和“氟超标村”。邻近十里八村的姑娘们风趣地流传:这些村庄的后生不能嫁,他们肚子里有石头。

什么是“安全水”“放心水”?强化供水水质检测才能保证安全放心。年以来,我省在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全力组织实施水质普查、水质检测、精准核查和技术培训,保障贫困地区农村供水水质。

年,我省对36个国定贫困县农村供水水质进行了普查,涉及工程1.03万处,覆盖人口.8万人。年,我省在36个国定贫困县水质普查的基础上,对剩余79个县区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开展了又一轮普查。年,省水利厅会同省卫健委对全省农村饮水氟超标村庄、人数进行了摸底;会同省扶贫办,对全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饮水安全状况进行了精准核查。

由此,我省全面掌握全省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情况,为后续水质提升提供有效支撑。

在实践中,我省编制氟超标地方病防治方案、氟改水工作方案,引导各地对有合适替代水源的优先采取更换水源措施改水;对没有合适水源的采取集中安装水质净化处理设备或安装家用净水装置等措施改水;对人口少、居住分散、改水成本高的村庄实施易地搬迁。

与此同时,严把农村饮水水质“关口”,我省下大力气培养了一批农村水质检测骨干队伍;明确将水质达标率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以考核倒逼改水,保障农村饮水水质的稳步提升。

持续发力加强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十三五”期间,我省依托市县两级水质检测中心技术力量,年均检测水样近3万份。年至年,全省累计投入饮水型氟超标改水投资6.4亿元。在全省合力攻坚下,年底,我省累计解决89万农村人口饮水型氟超标问题,农村人口的饮水型氟超标问题得到全面解决,提前一年完成了饮水型氟超标改水任务。

“前些年都是从这口井里打水吃,遇上下雨天,井水都是浑浊的,根本没法喝。”万荣县西杜村村民吴振国指着院子角落里一口废弃的吃水井说:“现在好了,随时拧开水龙头就能吃上甘甜的自来水。”

“以前我们吃的都是含氟的地表水,每次烧开水,锅里都有一层厚厚的水垢,对身体不好,现在借助饮水安全工程,我们都喝上了安全水。”定襄县贾家庄村民张怀民喜笑颜开地说。

“自从今年建成了饮用水分质供水站,俺村现在烧水做饭,锅底彻底没有厚水垢了!”对于全村水质的提升,五台县上西村村民田平原的感受实实在在“甜”在心里。

一股股清流进村入户,一张张笑脸绽放幸福。

从“没水吃”到“水到村”,从“苦咸水”到“水甘甜”,相对应的是我省告别“饮水解困”的历史,实现“饮水安全”的目标,结出“巩固提升”的硕果。农村安全饮用水的变革,折射出了我省水利扶贫的质量和成色。

从任流到节流,争创“用好水”管护机制

村上通了自来水,用上了“放心水”,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但如何实现从任流到节流,让农村饮用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从制度上拧紧了“水龙头”,让惠民清水长流不断?是当前我省农村饮用水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可喜的是立足“三分建、七分管”,争创“用好水”的管护机制,近年来我省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期管理上探索出了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

确保农村饮水工程管得好、运行畅,夏县要求所有供水工程明晰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理管护主体,建立合理完善的水价收费机制,通过收取水费、县财*和村集体补贴等方式,落实工程管护人员和经费,保证了工程的长效、安全和有序运行。

一直以来,五台县大部分农村饮用水不收费,村民们节水意识淡薄,“常流水”现象在一些村庄屡见不鲜,导致夏季一到用水高峰期,地势较高的村户家中就吃不上水。

先行先试,今年五台县水利局为全县9个乡镇的10个村安装了智能水表,推行装表计量、按量收费、公平负担,促进节约用水,走上了农村“节水优先”之路。村民按照“先买水、后用水”的原则,持水卡到村委会进行充值“买水”,收来的水费全部用于日常管道维修等。

“国家*策真是好,现在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换成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我们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水表,喝上好水,我们更要节水,做有素质的村民。”五台县茹家垴村村民陆文凤说。

每天清晨,代县枣林镇二十里铺村的水管员王国英,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村里的蓄水池查看水质情况,看设备有没有损坏。在代县,像王国英这样的水管员如今共有个,实现了一村一个水管员。

在水源保护上,代县实行保护范围划定、密封加盖上锁、设立水源标志牌等保护措施。同时,每个村聘请一位饮水安全工程水管员,进行日常管护,同时还为村里贫困户优先提供就业机会。

阳高县采取强化资产、运行、经营“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县财*每年配套万元维护经费,同时不断引导农民增强水商品意识,自觉定期足额交纳饮用水水费。

素有“干万荣”之称的万荣县,年成立了农村供水管理站,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提取利润10%作为维修养护基金;组建了专业化的管理和检修队伍,在全县形成了农村饮水工程管护体系;推行“供水站管护人员+村级水管员+农户”的管理模式,探索实行产权三级管理维护机制。各级财*投资的主体工程及主管网产权属国家所有,由供水站管理维护,财*和集体共同投资的村级管网及设施属集体所有,由村级水管员负责维护,入户管网属农户所有,由农户自行管理维护。如今,万荣县水费收缴率达90%,水质达标率达%。

作别“驴车拉水”“人肩挑水”“喝问题水”……从“重建轻管”走向“建管并重”,农村饮水,化茧成蝶,美丽绽放。省水利厅厅长常建忠说:“下一步我省要全力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进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生活水平再提升,奋力书写不只‘喝好水’更要‘水长流’的新历史!”

本报记者米厚民金建强

(责编:褚嘉琳)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流甜润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