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0年后,西毋庄村的知青们回来了 [复制链接]

1#

银鹰金店提醒您收看精彩内容

爆料、,粉丝群:dysj

在火车站的出口,这群年龄在七十岁左右的乘客,就是当年的下乡知青,大家简单对接后,就乘坐大巴车,前往西毋庄村。一到村子,他们很快就碰见了不少老朋友。

北京知青赵容秀:那个是我们大娘家的那个姑娘,我们插队的时候,原来住的是一个老乡家。后来因为房子啊,住的好像觉得,我们五个女生住在一块儿,挺挤的,大队给我们安排到这个大娘家,刚才那个是大娘家的姑娘。

赵容秀说,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五十年,但是她依然记得,大爷大娘对她的关心。

北京知青赵容秀:主要是想大爷大娘,觉得大爷大娘一辈子挺不容易的,我们有病了,想着给我冲点红糖水,那时候当时条件,也不是太好,那时候冷啊,给我们烧炕啊。

说起当年的事情,不仅仅是赵容秀感慨,大家都对于在村里受到的关心记忆犹新。

北京知青张瑞民:我们在这来,什么都不会,什么也不懂,十六七岁,生活经验也没有,生产更不用说,而且有的同学在这里,因为任性啊或者什么,规矩上的不太懂啊!有的时候经常出个错啊,闹个笑话,有的时候,也有过失的地方,但是这个村里的人,从来没有怪罪过我们,也没有说给我们什么脸色啊,没把我们当外人,所以我们在村里,就有在家的感觉。

北京知青张淑芳:生病了,就是病的挺重的,医院里,那时小孩也不懂,也是村里乡亲去看我,就说你想吃什么呀?我那时还小,不知道客气,就说我想吃苹果,那个老乡骑着车,跑了多半天,给我买了三个苹果。

知青们说,当年来到村里,他们不仅受到村民们的关心,还与村里的同龄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村民姚安保就是其中一位。

万荣县西毋庄村村民姚安保:他们住的那个巷,离我家不远,就隔一家,基本上就是邻居,小时候经常跟我肯打交道,干活什么。有时候,她们做饭不方便,就来我们家吃点饭,可以说,我们就是发小吧,关系都特别好。

当年,总共有十名知青,在西毋庄村下乡。这次除了三人因为特殊原因没来,其余的七人都来了。虽然有的身体状况也并不是很好,但是大家都满怀激动之情,特意回来看一看,他们的第二故乡。

北京知青张瑞民:因为我们来的时候,大部分住的就是土房子,就是这种土房子,现在都是楼房,都是这个大瓦房,空调,电冰箱,电器这么齐全,生活过好了,我们也高兴。

北京知青张淑芳:我回来,我特感动什么,好几个老乡,看见我以后,叫出我的名字,见第一面就能叫出我的名字,我都觉得,这么多年了,还想着我,真感动,真的特别感动。

北京知青贾爱珍:因为已经阔别五十年了,我就是第一次来第二故乡,心情非常的激动,然后感到乡亲们还和五十年前一样对待我们,真的是看到老乡,就好像回到那个青少年。

据了解,当年知青们返回北京后,陆陆续续有不少人回来看望大家。也给村民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今年正好是大家相识五十周年,村里便特意邀请他们,回家相聚。

万荣县西毋庄村*支部书记姚世玉:有看病的,有学生就业的,办了好多事情,确确实实办了好多事情,今年三四月份我们心里过意不去,今年是北京知青下乡五十周年,把他们当亲人一样,邀请他们回来,共度这个五十周年。

这次回到西毋庄村的知青,有一位叫蔡世祥。他是当年来村里年龄最小的知青,但是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知青,同时也是与村民联系最紧密的知青。而说起当年来这里下乡,他其实还非常期待。

北京知青蔡世祥:年12月22日,我们从北京,到这个山西插队,当时来的时候,心里还挺高兴,说山西晋南是最好的地方,产麦子、产棉花、种花生,抱着这个心里特别高兴的心态,就到这里来了。

而来到村里,蔡世祥所看到的一切,让他的热情,凉了个干净。

北京知青蔡世祥:为什么说凉了呢?一瞅这一穷二白,没有水,粮食也不过关,你没有水就没有电,就没有菜,这心里说实在话,这心里立马寒了心了。

虽然条件比想象的还要差,但是蔡世祥还是咬着牙坚持下来。

北京知青蔡世祥:年在这个禹门口,修黄河,我就要求去了,跟着整整干了半年,那半年真是咬牙过来的,我得给争气啊,不能让人瞧不起我。

下乡的日子,有苦又累,可是也有许多让蔡世祥感动的事情。

北京知青蔡世祥:父老乡亲对我特别特别好,那个时候我们也没有粮食吃,也吃不饱,老百姓这个给我拿点,那个给我拿点,偷着给我拿点油,偷着给我几个鸡蛋,父老乡亲拿我当自己的孩子一样。

即便是到了现在,村民们都还经常给他邮寄土特产。

北京知青蔡世祥:过年过节,给我邮点咱们这个土特产呀,我心里挺不是滋味儿,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欠他们太多,我也给不过来,真的。

当年蔡世祥也只有十六岁,虽然年龄不大,但是见多识广,村里最早的电,就是他鼓捣出来的。

北京知青蔡世祥:反正不管我到北京,不管是托人也好,想方设法也好,把这个电线买了,把咱们想办的事给办了,我心里就感觉特别开心,最起码这孩子上学,不用点煤油灯了。

蔡世祥在西毋庄村一待就是七年,这七年,他可以说走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活脱脱成了西毋庄村人。而且即便是多年以后,他第一次回来,也能清楚的记得当年谁家在哪。

北京知青蔡世祥:可以说,把西毋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家家户户的所住的人,姓什么叫什么,都写下来了,就证明我对这感情特别深,你没有这个记忆力,跟老乡不打交道,你绝对不知道谁家在哪?谁叫什么。我觉得这是感情最深的。

最后返回北京的知青是蔡世祥,而最早回来看望大家的也是蔡世祥,他说,在村里的那些年,也让他收获了很多。

北京知青蔡世祥: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为人处事,吃苦耐劳,本分做人,是对我最大的启发,所以说呢,我就把这西毋庄的家就当成我的家。

这次是蔡世祥第五次回来,而每次回来,看着村里发生的变化,也是让他非常高兴。

北京知青蔡世祥:你来了不能说高楼大厦吧,别墅都有,汽车遍地都是,拖拉机。出门这么多果树,老百姓现在说实在话,不愁吃不愁穿的,家家都有存款,我说的一想过去跟现在,真是翻天覆地,我都替老百姓感到高兴,所以说就是第二故乡,过几年就想回来看看,这是我们的一份心。

五十年,蔡世祥见证的不仅仅是他和西毋庄村的变化,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变化。在这里,我们都要借鉴蔡世祥在村里的收获:吃苦耐劳,本分做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按照蔡世祥那样的收获做了。再苦难的岁月,我们都能创造出美好的日子。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