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年风华middot百村记忆 [复制链接]

1#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生长的家园。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母版,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在中国共产*建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特别推出《百年风华·百村记忆》栏目,翻开我县乡村的历史长卷,回望乡村的振兴历程,感受中央苏区新变化,献礼*的百年华诞,让美丽饶平的乡村蝶变故事走进你我的视野。

“柚园神童”传千古“鼎翻”美食流芳名

——所城镇神前村


  饶平县所城镇神前村位于镇区东南1.5公里,年户籍人口人,其中男性人,女性人;60岁以上人,16岁以下人,常年外出打工有人,村常住人口人。


  北靠鲤鱼山与城南村相隔,南对赤坎山相邻龙湾村。东南面是连绵衔接的埭田水泽,向东是连绵二十多里的海边林带——东风林场。


  神前村现在所住居民为陈姓,其祖先是在清末时由柘林镇下岱村陈氏迁移而来。据传说,神前村始创于明朝初年,原有吕、李、刘、曹等姓在鲤鱼山南面定居。


  明清时期神前属饶平县宣化都高埕栅,民国时期属饶平县柘林区、第二区、东界区。年新中国成立后属饶平县第十区,年属与长美、岭后合并的城南乡,年属饶平县东界人民公社神前大队。年隶属饶平县东界区城南乡。年属饶平县所城镇城南村,改称神前管理区,年复称神前村至今。本村人口均属汉族,当今通用语言是闽南语潮汕话。


  “沙马钻沙洞,沙蒙沙马目;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头。”这是该村神童曹宗的一对有名对子。


  神前村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人物,其中有弘治五年壬子科的吕重、官浔州通判的刘远、官兴业县知县的刘侨(未仕卒)等。明成化年间,这里更出现了官国子监佐教、被誉为“东里神童”的曹宗道。


  从饶平县城黄冈向东沿县道x线经所城镇区,再向南一公里就到神前村路口。神前村民居为潮汕民居。因后起村落形成较晚,人口也不多,民居多以现当代为主。距村西百米处有明朝时期古地叫“柚园”,有被誉为“东里神童”曹宗道的出生生活的故居地,现在当地仍流传有关于他的许多故事及诗文。


  相传曹宗道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小村子。曹宗道民间也叫曹宗,生活于明朝成化年间前后。据《东里志》记载:“曹宗道,公幼即聪敏,七岁时有命对曰‘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公随声云‘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命对者称是。读书通大义,缙绅长者称为神童。弱冠以春秋登闲书,入太学,祭酒琼山邱公甚爱之,使着春秋通典,未几丁母忧,卒于家。”从这段简略记述中,不单可以看到明朝东里确有曹宗道其人,且是年幼崭露头角,但不幸英年早逝。现在《东里志》不但留有曹宗道的大量诗文,民间还流传着他与黄冈余娓娘悲凄的爱情故事。


  据民间传说:曹宗道“丁母忧”从京城归回故里之后,因其声名才华,受聘于黄冈一大户人家为私塾先生(家庭教师)。就在这一邻里当时出有一位才女名叫余娓娘。余娓娘天生丽质、饱读诗书、聪慧过人。一天,一位买荔枝的小贩一边挑着担子一边手拿书本诵读。娓娘看见很是惊奇,就上前对小贩问道:“看阿兄一边卖荔枝一边看书,肚里肯定装了不少文墨。那我出一个对子,如果你能对上,我就双倍价钱将你的荔枝全部买下;如果对不上,你就将这担荔枝送给我。”买荔枝的看前面是一位弱质女子,就大大方方爽口答应。这时正好是夏日雨后初阳。娓娘望了一下周围,目光正好落在邻居隔墙的荔枝树。她灵机一动随口就说:“雨淋(潮语读“恶”)荔枝枝水滴。”卖荔枝一听开始觉得简单,但弄了半天也找不出个合适对子。最后,他只好认输依照约定将一担荔枝送给了娓娘。小贩白送了人家一担荔枝,还在这位女子面前丢脸,真是无地自容。他在巷子里垂头丧气边走边念着“雨淋荔枝枝水滴——雨淋荔枝枝水滴。”不料,他这一痴痴呆呆被从巷口经过的曹宗听见。曹宗好奇打量着这陌生人,问其为何叨叨念念?小贩将刚才经过说给他听。曹宗道听了微微一笑,叫他到近前嘀咕几句。卖荔枝的顿时眉开眼笑。曹宗接着说:“你就将这句给她,她肯定会乖乖将荔枝还给你。”小贩又回到余娓娘的家门口,看见娓娘正叫人将那担荔枝挑进家门。买荔枝的兴冲冲地说:“请慢请慢,我想起来了。”娓娘狡黠一笑:“哦。那你就念来听听。对上了我还是将双倍的荔枝钱还给你。”买荔枝人摇着头大声说:“你听好了。这对子就用‘日晒(潮语读“雹”)芝兰兰花妍’可对上?”娓娘一听瞪大双眼,疑惑问道:“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卖货郎晃着脑袋说道:“那还有谁。”娓娘只好将双倍荔枝钱交给小贩。娓娘虽然拿钱买下荔枝,还是不相信这对子是卖货郎答上的。她心理琢磨:这乡巷邻里,肯定藏有一位才华出众的俊秀。果然过了不久,娓娘终于发现就在离她家不远一户人家,前几月刚来一位教书的年轻书生。一个是饱读诗书、天生丽质的待闺少女,一个是才气过人、温文尔雅的风流书生,就这样开始了他们花间月下、柳荫叶前的浪漫爱情。但这事好景不长,曹宗和余娓娘的相爱不久就被余家人发现。在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这孤男寡女的云巫山云雨,被宗族礼教视为是大逆不道。余家族长不但不让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还对他俩棒打鸳鸯、横加迫害。在封建制度逼迫下,曹宗最终患病不治、抱恨身亡。再据传说,曹宗在京都为国子监佐教时,以其才华深得当时国子监祭酒(相当现在中央干部学院校长)邱琼山的厚爱,并被契为义子。曹宗遭被害身亡的消息传到邱琼山耳中,那个大权在握的朝廷命官哪能等闲?他立即动用手中大权,对迫死曹宗的黄冈余家兴诉问罪。这事结果将黄冈余家判了个年年“九军十八徒”。就是说这里每年都要从壮丁中抽出九个去充军守边,还要十八个去服劳役。这虽是本地流传一个民间故事,从中却可以看到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她不仅破坏了青年人幸福的爱情生活,更让无辜遭受迫害。据说直到上世纪初叶,在黄冈大桥(姑嫂桥)北头还长着一棵老大的木棉树。这游园村头也长有同样一棵高大的木棉树。两棵树年年花开,相心相见,正是早年曹宗娓娘的爱情见证。


  沧海桑田,数百年匆匆过去。现在我们来到“柚园”仍能看到一些古墙残壁,勾引起对旧事的记忆。平等自由、文明公正才是社会进步的法则。


  神前村传统民俗有:过年(春节)贴春联,放“开门炮”,给老人孩子“压岁钱”。清明结家“上坟”祭拜先人,吃“鼠曲粿”。“五月节”(端午节)吃“麦熟”(当地人也叫“鼎翻”),用艾水洗头驱邪。


  在潮汕地区,端午节祭拜祖先的祭品通常是粽球、糖果等,但在这里除了这些祭品外,还增加了独具特色的“鼎翻”这一祭品。


  饶平民俗中的“锅”也叫“鼎”,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该村的各家各户,就会备上做鼎翻的所有料子,热热闹闹地做起好吃的鼎翻来。一张张面皮卷包上馅料(馅料多为瘦肉、蛋丝、蔬菜等美味食品),然后拿去祭拜祖先。这种用面皮卷上馅料的食物名叫“鼎翻”,也称“麦熟”“薄饼”。


  端午节东界人有吃“鼎翻”之俗,背后原来有这样的故事。东界地区面临海洋,乡民多靠出海捕鱼为生,常遭风浪打翻船,生命无保障,葬身鱼腹的事时有发生,故有“今天我吃鱼,明天鱼吃我”的俗话。因此,东界人最怕翻船,平时连“翻”字都不敢说,而是把“翻”改称为“顺”,如把东西翻过来,就说成顺过来。当地人利用端午节吃“鼎翻”,把“翻”字吃掉,祈求神明保佑,别再出现翻船事件。同时,当地人对于端午节吃“鼎翻”还有这样的说法:说是“鼎翻”很香很好吃,“鼎翻好”潮汕话谐音“定风好”,定然风讯好,顺风得利,捕鱼丰收。


  该村除了吃鼎翻的民俗,也有七月半(中元节)拜门前“祭*”(有相当“万圣节”)的习俗,七月十五的当晚,人们通常都不外出,在家守着家人围炉。十月半(平安节)拜神,有“收获节”感恩之意。冬节(冬至日)吃汤圆,用“圆汁”喷洒庭院,在家床、米缸、门等重要地方贴上汤圆。腊月二十四“老爷上天”,送神吃“闩粿”(用糯米粉煎成)。


  改革开放后这里大部分劳力相继外出务工,打工收入成了村民主要经济来源。该村于年正式通电,年通电话,年村道实行硬底化,年通自来水、年通网络。此地方因近处水埭洋田,历史上居民有放养淡水鱼及种植莲藕等产业,莲藕、淡水鱼、蔬菜及培育菜苗是本地传统主要经济。


  历史总是向前的,神前人紧随时代改革的步伐,稳稳地走向致富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相信未来神前人会紧跟时代步伐,开拓进取,积极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饶平发布”编辑部

编审:余国明

执行总编辑:黄朴勋

责编:叶晓嘉

编辑:郑铭凯

来源:《饶平印记》

饶·影

栗喉蜂虎鸟

林为忠摄

地点:柘林镇

征稿说明

“饶平发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