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地遍地开花
今年请少吃苹果。价格太高。
春夏低温灾害,各地苹果减产,市场苹果总量减少,苹果价格大幅上升。
从年到年,苹果价格连续三年下滑!今年苹果中等品级以上,在大城市价格10元左右每斤。
一提苹果,30年前想到的是山东烟台,或者是辽宁半岛。
10年前,想到的是陕西白水,洛川,铜川,还有大大有关的延安苹果。陕西省抢占了风头。
今天的苹果除了包括以上的产地以外,多了运城市,山西省最南部的地级市,这里是黄河改道的地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明了家园因河道变迁,而定位东西变化。
红娘崔莺莺的传说,黄河大铁牛,中国的死海盐湖,中国最古老的道观,都是运城的文化符号。
(运城古老道观:永济宫)
运城苹果,也成为运城的一张名片。中条山以北,晋陕大峡谷黄河“出山”后以东-----黄河拐角处的运城,丘陵地貌,黄河滩区,光照充足,干湿度适中,出产的苹果三个字:脆甜香!
运城苹果后来居上
运城处于北纬35度的黄土高原区,土层厚、光照足、温差大,是世界公认的苹果“黄金生产带”。
苹果种植面积约为万亩,年产量万吨,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地级市名列前茅。
没有对比,难以定位。
陕西省副省长冯新柱多次表示,陕西水果生产规模已多年位居中国首位。
年,陕西苹果面积万亩,多万吨,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世界的七分之一。
中学教科书8年后考试题:陕西苹果产量全球第一,占全国的1/3和世界的1/8,苹果汁产量全球第一,占全国的84%和世界的1/3。
年全国苹果产量4万吨,今年全国苹果总体减产26%左右,产量万吨。
南方吃香蕉,北方吃苹果,成为南北中国的最大“家常菜”,随便吃,“每天一苹果,医生躲着我”。
但是需要知道:中国苹果从年前传教士带入胶东半岛,改革开放后,呈现西移与北扩趋势,陕西第一位,山东第二(万吨)山西第三(万吨)甘肃第四。这是我国苹果供应热度最高的地区。
河南、河北、辽宁省为第二梯队。
在山西省苹果产量中,90%成集中在运城市,下属的临猗县,芮城县、平陆县、万荣县,芮城达到万亩,占到整个地级市13个县域苹果面积的1/4强。
(包装上不得使用*委和人民*府)
苹果品牌芮城还是运城?
烟台苹果莱阳梨,乐陵小枣数第一。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新闻传播力很有限,中国县级名称和地区级名称,差别并不大。
烟台下属的栖霞市,却后来居上,9年列入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名录,多年来,就是让人记住“栖霞苹果”,还对网络媒体释放“中国苹果之都”等名称。
(惠丰设计很好,可惜是突出芮城)
运城苹果的特点早已形成,山西省最大苹果产地,山西省最早出口美国的苹果,果个适中、硬度适中、皮薄汁多、甜度较高。
目前,运城四个县已经获得和正在申报的苹果地理标志为:芮城苹果、万荣苹果、临猗苹果、平陆苹果。
一个家族,四个兄弟,名称上,谁都没叫响,谁都想做大。
(惠丰和芮城苹果出口登陆央视)
在中国的地名宣传上,地级市的地名肯定比县级要有名,也就是说,除非有丑闻和极端事件,要宣传一个县的名称的成本,远远高于地级市。
像“运城”这样的地级市只有多个,而县级(市、区)却个左右。
最要命的是,苹果最大的县,芮城,正好与运城重复一个“城字,对于树立地名品牌,两者互相干扰。
(设计大气,但芮城运城出现多次,晕)
平陆?曾经影响一代人,因为语文教科书《为了61个阶级兄弟》的事发地,现在如果推销“平陆苹果“,又没有新卖点。
芮城苹果怎么办?
全国产量四千万吨苹果,真正出口的只有万吨,而且没有品牌,只是被中国和出口国的经销商重新贴牌。
(这片区域设计简洁,几个绿标很好)
年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苹果进口国包括俄罗斯、欧盟、白俄罗斯、印度、墨西哥等九个国家和地区。
芮城苹果,年,历经5年时间、4次赴京申报,只是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而对于出口影响最大的”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整个运城地区都没有。
(包装盒底部突出芮城)
小编的落脚点是:打造品牌方面,不要各自为战,需要抱团出击,统一对外(包括对国内),一律使用“运城苹果”。
百度搜索的情况也是,查找新闻资讯类的,运城苹果的新闻报道(主流媒体)80%以上是说运城苹果,而“芮城苹果”“万荣苹果”等,新闻报道很少,均淹没在价格等散乱的网页中。
(荣誉罗列太多,干扰主要信息)
栖霞苹果则以多数派,力压“烟台苹果”。要达到这个效果,运城四个县的地理标志宣传,还需要难以估计的投入,此时“合力”助推“运城苹果”这一知名品牌,则十分容易。
第一名的芮城苹果,知名度都很有限,其他几个县的,更加任重道远。
在地理品牌塑造上,运城塑造成本低于芮城,而且能得到主流媒体的青睐。
(本文信息,得到了山西运城市芮城惠丰苹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亚平女士的大力支持
作者:CCTV-7导演藏公柱)
(好苹果,深思考,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