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文化的力量
韩维元
在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青藏高原上,云雾缭绕中,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傲视苍穹。冰谷源头,绒布冰川融化的雪水汇成涓涓流水,源源不断的汇入青海三江源,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这里起源,漫漫流淌。穿过白浪滔滔,气势磅礴的虎口,在奔腾咆哮中越过龙门,与山西的母亲河——汾河交汇,在两河文明在浇灌中形成了一片宽阔丰厚的土地。夕阳中,金色的余辉洒满河面,熠熠荣光中映衬着那座历经千年的后土祠。凭水而眺,苍茫横亘的黄土高原上,巍巍的孤峰山绵延盘卧,傲然屹立。东靠稷王,南依孤峰,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在满城笑话,一地大牙的“笑城”中,巍峨高耸,雄伟壮观。
大美河山,大任担当,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画卷的徐徐展开,文化,这支伴随着华夏文明发展的中流,也迎来了崭新的时刻。从多年前的荆村仰韶文化遗址,到多年前,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在这里扫地为坛祭祀后土,迩及年前,一代雄杰汉武帝在这里朝圣,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从70年前,杨鹏鲲、董警吾等革命先烈,在血风腥雨中藏居窑洞,开展敌后斗争,到30年前,数万多名万荣人洗脚离田,走出家乡,创造了产销量占全国1/3的防水建材产业传奇;再及今天,一个快乐的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28.42亿元……无论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经济的振兴和繁荣,还是精神的发扬和光大,民生福祉的改善和增进,都离不开万荣文化的滋养和支撑。万荣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这方地域的一切事物之中。
万荣文化的原始融合力
年,在万荣县万泉乡荆村西北米处,考古发现了小米壳和最早乐器——埙,时代距今至0年,荆村因此被确定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可以说一直伴随着对仰韶文化的不断认识。通过对万荣县荆村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进一步了解了仰韶时期人们的生存环境、居住模式、村落形态、经济手段、日常生活,乃至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婚姻关系、丧葬习俗等内容。其意义和价值,是透过考古发现的文物和遗迹感受先祖在远古时代的鲜活生命,体会我们祖先文化文明的自然内涵,不断丰富和还原仰韶文化的体系构架,也更加有力地佐证了黄河中下游的史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是华夏文明的曙光初显。
万荣荆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绘制有各种图案的彩陶、磨光石器和各式遗存的灰坑以及小米壳和最早乐器,正是这些普通生活细节的朴素遗存,体现了我们祖先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承载着中华民族史前文化的自然特性和发展历史,成为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古老走向进步的启蒙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王仁湘认为,彩陶作为仰韶文化的标志性器物,在传播过程中,携带着原始的文化基因,将广大区域居民的精神聚集到了一起,为后来的统一局面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基础。这种传播,不仅仅是艺术思潮的扩散,也意味着更深刻的文化认同,标志着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大融合,是一个伟大文明的酝酿与准备,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万荣文化的地域自信力
地域文化是组成中华文明的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广阔的国土上,不同地区都有自己传承数千年的文化因子。同时,经过无数次对陈规陋习的淘汰,能够传承下来的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先进文化,是与当下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文化精髓。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万荣的地域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一部分,更是一种本地化解码和重构。
培养文化自信,首先就是要从熟悉的地域文化开始了解,深刻认识和挖掘群众的身边文化,对身边的历史、风土、人文、旅游、先贤等文化元素在新时代发展的中的作用与意义进行重新定位,对文化背后的力量进行重新衡量。
万荣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从先秦的纵横家张仪,到理学大家薛瑄,从“三王(王通、王绩、王勃)”“三凤(薛收、薛德章、薛元敬)”到大善人李敬修,代表着万荣文化的纵深,积淀着万荣这方土地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彰显着万荣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可以说,万荣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
万荣文化的民族凝聚力
座落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北高崖上的后土祠,相传原建于轩辕黄帝“扫地为坛”的汾阴脽上,供奉着土地的总司神——后土圣母。是历代帝王祭祀土地神祗的所在。《史记》载:“汤以伐夏,祭告后土。武王以伐商,祭告后土”,这里是国有大事必先祭告之处,可以说是国家祭祀大地之神的唯一可考的肇始之地,故被世人赞誉为“天下地神之宗,海内祠庙之冠”,是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源头。
从年开始,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相传为后土圣母生辰),除了有数以万计的大陆民众来此祭拜,来自海内外的众多华人也会相聚于此,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土地和先祖的敬畏。
年,台湾中天电视台在拍摄后土祠专题片时介绍说,后土文化在台湾有着广泛的影响,“后土娘娘”在台湾被称为“地母至尊”或“地母娘娘”,各地建有众多地母庙,知名的有台北芦州护天宫、台中仙福堂、嘉义修缘湖地母庙等,信奉后土娘娘的信众约在万人左右。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是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今天的后土文化,历经数千年在演变,已经逐渐在后土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发展形成了以根祖文化、土地文化和感恩文化等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成为连接海内外华夏同胞的文化桥梁和纽带。正是由于几千年绵延不断的后土文化,最广泛地维系了全国各民族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的认同和团结,万荣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才多了一份凝聚力和向心力。
万荣文化的信仰引导力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信仰和文化是分不开的。从广义的层面来讲,万荣人乃至国人是没有明显的宗教信仰的,但他们的骨子里却有着对主流文化的依托和认同。这种主流文化对我们的生活、社会影响不亚于宗教信仰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种信仰是在五千年文明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信仰也影响和引导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自古以来,这种文化信仰就影响着万荣的发展。如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首创的连横外交策略,以《二十四孝》之一董永卖身葬父为代表的孝文化,隋朝著名儒家、教育家、思想家王通“以民为天”的理想*治教育,唐初四杰之首王勃所主张的仁*、济世思想,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薛瑄所提出的“理在气中,以气为本”的理学观点,倡导的求实理、务实用的实学思想和学风,慈善世家李家大院的主人李敬修所推崇的“兼济天下”的善文化等等,无一不是传统主流文化的代表,无一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无一不对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直至今天,这些传统的经典文化,这些历史的丰碑,这些先贤的风范思想,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不断教化改变着万荣人生产生活的同时,也折射出新的时代内涵,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吻合靠拢,形成新的主流文化力量,汇聚成新时代的主流精神,引导和激励着我们走向新的发展。
万荣文化的时代引领力
文化既是沧桑的历史,也是繁荣的现在,更是璀璨的未来。文化引领着精神,也维系着历史,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对美好生活需要,万荣文化的发展也逐渐被提升至更高层面,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使命。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年,万荣县把建设“文化名县”作为十三五期间一项重要战略目标,纳入全县发展规划,重点开发了后土文化、笑话文化、“李家大院”善文化、产业文化、特色旅游文化、名贤文化、非遗文化和群众文化八大特色文化,不断增强县域文化服务于时代,服务于人民的软实力。
围绕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的更高要求,万荣县把文化与农业,文化与旅游等产业结合起来,以文聚客、以客兴旅、以旅促农,赋予了文化、旅游和农业结合以新内涵;通过“活态传承”,以文化引领非遗产业,把丰富的非遗资源融入生活,融入电商市场,走进校园,使濒临传承危机、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重新焕发了生机,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非遗产业化的新路径。
在万荣八大文化的引领下,万荣文化的时代特色越来越清晰和突显,在生产生活中的引领作用也愈发强大,并逐渐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不断丰富着文化创作,丰润着产业进步,丰盈着精神家园,构筑起属于万荣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高地”。
万荣文化的思想净化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风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坚持发扬我们*在反腐倡廉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需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深入挖掘传统廉*文化资源并汲取营养,对于建设廉洁*治,提高*的执*能力和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明代集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于一身的鸿哲巨儒薛瑄,是万荣县里望乡人。他一生居官24年,大多执掌监察法纪,他严于律己,勤廉从*,执法如山,被后世誉为“光明俊伟”的清官,享有“铁汉公”之美誉。
年,为深挖活用薛瑄廉*文化资源,万荣县在“文化名县”的大构架下,提出了廉*文化先行,进一步加强*风廉*建设,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通过对薛瑄等历史廉*人物事迹的充分挖掘整理,建立了廉*文化基地,拍摄了大型廉*电视纪录片《铁汉公薛瑄》,创新编排了大型廉*历史剧蒲剧《铁汉公薛瑄》等,让沉睡的传统优秀文化,古为今用,以史育人、以文化人,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强化了廉*文化的时代担当,也增强了*员干部文化自信和廉*意识,让广大*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教育,以优良*风带动社风民风,净化了*心民心。
万荣文化的感染亲和力
年春节期间,在万荣县贾村乡“文化大戏堂巡演”五福村的活动现场,一场由当地农民剧社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在零下8℃左右的寒夜中却吸引了近千名观众前来观看。这就是万荣文化的魅力,它往往不在于反映的事情有多么深沉宏大,往往不在于舞美灯光有多么先进炫酷,而在于能否让每个人找到与文化“手拉手”的机会。一方小舞台,演绎身边事。所有的祥和幸福,所有的人生真谛,透过寒夜中这方小小的舞台,就可以传递给千家万户,化为民众的欢声笑语。这,就是万荣文化的感染亲和力。
在“文化名县”的推动下,万荣的“农民剧社”悄然兴起,村民根据自己在生活、劳作中的真实故事,用当地的蒲剧、眉户、笑话剧等方式将这些“身边戏”呈现出来。创作中,把德孝文化、优良家风、尊师重教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为群众带去了新的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村风人情。
于万荣而言,文化是一种有生命亲和力和感染力的精神价值,它以一种美好的形式在社会上传播。所到之处,不仅让街道更宽敞了,巷道更美丽了,也让村民之间更和谐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文化的感染力在于它的春风化雨,在于它的知行合一,在于它崇德向善,凝聚起满满的社会正能量。
万荣文化的传播影响力
提起万荣,很多人会想到笑话,因为他们认识万荣首先是从万荣笑话开始的。这就是文化的传播影响力。
万荣笑话是万荣县荣河镇谢村土生土长的地方民间口头文学,它生动有趣,机智幽默,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谐趣言行,因其源头为“荣河七十二争”,所以每则笑话里,都会带着执拗、要强、不服人、不听劝、硬上坡等意味,也就是万荣的“zeng气”。也正是凭着这股子“zeng气”,万荣人靠着一张笑话名片,把万荣笑话讲到了中南海,把笑话做成光盘,出版成书,建造了“中华笑城”,把一个小小的笑话做成了一项特色文化大产业。
如果说文化的传播力是有限的有形的,那么文化的影响力则是无穷的。在多年前,万荣一直有一种现象,那就是文化的地位与经济地位的“不相称性”,经济的体量一直赶不上文化的影响力,人们只知道万荣笑话,而不知道万荣有苹果,有三白瓜,有防水建材。然而,随着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扩散,万荣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论到了哪里,一说你说万荣人,大家都会多看两眼,一说起万荣,大家都会问长问短,渐渐的,人们开始知道了那里不仅是个文化大县、旅游大县,还是“中国现代苹果产业10强县”、“中国建筑防水之乡”。
文化的传播影响力,在于先知先行,在于厚积薄发。透过万荣文化应当看到,文化不仅为我们创造优秀文化成果本身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慧滋养,为日新月异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也为万荣经济、社会、*治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方案遵循和智慧滋养。可以说,万荣文化的精华囊括了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经济、与国家、与自然等各类关系,既构筑起万荣独特的文化体系,也铸就了万荣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提升万荣综合响力的独特优势所在。深入挖掘并体现这些宝贵的文化,万荣才会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万荣文化的精神推动力
在万荣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万荣文化的基本精神——zeng气。它是基于万荣笑话而发展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也是万荣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作为万荣人最根本的精神,它一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万荣人,为他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一方面具有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万荣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万荣人的根本精神。
万荣县地处峨嵋岭台地,干旱少雨,资源匮乏,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不甘落后的万荣人洗脚离田,离开家乡外出闯荡,凭借着吃苦耐劳,头脑灵活,万荣人很快掌握了一门具有较大科技含量的产业技术——防水建材。30年来,他们不断在这个行业中摸爬滚打,在不断创新技术的同时,也在逐渐丰着富以“zeng气”为基础的万荣精神,形成了以乐观向上、敢想敢干、勇创一流为主要特质的万荣精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从事这个行业的万荣人遍及全国,从业人数超过3万人,产销量占到全国防水建材产业的1/3。
万荣精神作为万荣人发展实践和文化融合的创造物,不仅具有历史的穿透力,恒久的感召力,同样也是万荣人不朽的精神旗帜。在当前的脱贫攻坚战役中,当地群众积极发扬基于万荣文化而形成的“zeng气”精神,敢于跟贫困做斗争,不轻易向命运低头,以贫困落后为耻,积极向上向前,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用万荣精神改变了生活,书写了一曲斗贫战困的时代赞歌,增添和发展的了万荣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万荣文化的产业创新力
文化不仅是意识形态较量的“战场”,也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巨大“市场”。作为新时代创新的突出体现,文化创新力也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万荣文化的创新力,有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做根基的先天优势,它通过与当地苹果、电商等各项产业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嫁接、融化、转化、创新,不断提升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了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万荣苹果是万荣农民的当家产业,全县万亩耕地,果树面积就达到了50万亩,而随着国内苹果产业自身的迅猛发展和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同质化”的苹果,出现了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如何破题,万荣同样在“文化名县”建设中找到了答案。
依托万荣苹果产业优势,万荣县对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厚积淀的人文底蕴,科学的苹果生产管理工艺等进行了整体策划、打造和包装,把万荣特有的笑话文化嫁接到万荣苹果中,于年11月8日,在运城国际果品展览会上发布了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一个快乐的苹果”,衍生出了其独特的“苹果文化”。通过对这一品牌文化的宣传推广,万荣苹果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今年的11月10日,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农业品牌百县大会”上,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28.42亿元。
随着万荣苹果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此而带动兴起的电商产业也随之异军突起。在通过电商销售苹果的过程中,当地群众把笑话文化,把传统的手工非遗文化、把德孝文化等元素融合到其中,不仅使苹果卖出了文化味道,也让非遗插上了电商的翅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化,已然成为推动产业创新的强力新引擎。
文化提供了创新的土壤和环境,提供了创新的勇气和精神,提供了创新的力量和源泉,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继承和创新,就没有产业的创造创新。
万荣文化的历史穿透力
文化力量之巨大,无与伦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有着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在当今中国越来越迸发出来,越来越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所需求、所渴望、所期盼。
要认清文化真正的价值意蕴,就必须把它放在历史的大尺度中,放到中华文明史中来看。源远流长的万荣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地域色彩。同时,万荣精神的文化内涵又包涵了超越时空、跨越地域的价值,它支撑了万荣乃至黄河流域几千年来的生生不息和薪火相传,直至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也是其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中华文明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万荣文化也担当着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伟大责任,只有牢牢站稳万荣文化永续发展的立场,才能为中华民族之复兴提供不竭之动力。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充分利用和挖掘万荣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支撑社会的创新发展,主导人民的行为活动和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心灵的向善向上。
承接根脉、赓续特色是文化发展的前提,而跨越时空,与日俱新、与时偕行则是文化穿透力的特性。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只有深入挖掘万荣文化服务于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才能让万荣文化的独特魅力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展现出新的作为和生机。
从绒布冰川到黄汾岸畔,从珠穆朗玛峰到孤峰山,从荆村仰韶文化遗址到今天的座座高楼,从汉武帝的《秋风辞》到如今的“文化名县”,万荣文化既如那涓涓冰水,从融化到细流,从细流到大河,从大河再汇入大海,所及之处,滋润涵养着每一寸土地,引领创新着每一次发展,感染教化着每一个人,它传承着历史,也牵系着未来,它是万荣发展的力量,也是民族进步的源泉。
认真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神
深入推进“三个五”总体思路落实
伊の花花艺
花车手捧花花篮花圈节日花束会议花艺术插花仿真花等各种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