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zhongkejianjie/稷王庙,是奉祀后稷的庙宇。后稷,姓姬,名弃,是黄帝的玄孙,因为其善种谷物,教民耕种与稼穑之术,被后人尊为农神。万荣稷王庙,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宋代庑殿顶建筑,这一考证发现,弥补了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先生在国内没见到过北宋庑殿顶建筑的遗憾。本期“国保·运城”一起走进万荣稷王庙。
万荣稷王庙文保员李孝鹏
从自发守护到成为文保员,80岁的李孝鹏已经与万荣的这处国保相伴了40多年。自小常听村里的老人们讲述关于稷王庙的故事,耳濡目染,对这座庙宇产生了很深的情感。如今,重新修整后的稷王庙迎来了许多慕名的参观者,守护国保、护庙安全几乎已经成了李师傅生活的全部。万荣稷王庙文保员李孝鹏:我昼夜都住在这里,既然干这个活,国家有个宝贝,国家都这么重视,花了几百万重修,咱们在这个村子里都感觉荣幸,不把这保护好不行。每天早上起来,能看到这个古老的建筑,能在这宽敞的院子里转几圈感觉特别高兴了。晋南地区是祭祀后稷的主要区域,现存的稷王庙主要集中在稷山、万荣、新绛、闻喜一带。历史上战乱及自然因素导致大量稷王庙已不复存在。目前现存的7座稷王庙中,有6座都分布在村落当中。如果不是精准的导航系统,人们很难发现这处隐于乡间村落的古代庙宇。“国保.运城”本期拍摄的稷王庙位于万荣县南张乡太赵村,据说当年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先生为了寻找这座庙宇,也曾煞费苦心。
万荣*校校长薛勤勇
薛勤勇:梁思成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他父亲梁启超专门从国内给他寄了一本书过去,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营造法式》,《营造法式》是中国现存的中国古代建筑学著作里面最全的一部。他(梁思成)在《营造法式》里面就看到了北宋的庑殿顶建筑,回国以后他就和林徽因在年、年、年、年先后四次到山西,从晋北走到晋南,林徽因用她生花的妙笔写了一大篇一大篇的山西记行,非常精美,他们目的就是想要找到《营造法式》上面记录的北宋的庑殿顶的建筑,但非常遗憾,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们没有找到。年北京大学建筑系的教授们,在这里发现了房间里面隐蔽的,很微弱的记载,记载了“天圣元年”,证明这座庑殿顶的建筑是北宋的。庑殿顶是我国古代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明清时期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万荣稷王庙寺庙坐北朝南,南北长74米,东西宽46米,占地约平方米,庙内现仅存正殿和一座戏台。万荣稷王庙始建年代不详,据《万荣县稷王庙保护修缮工程竣工资料》记载:“此次修缮中在无梁殿明间下平槫攀间枋外皮上发现一处已不明显的墨书题记,经表面湿处理后,为“天聖元年(公元年)。”由此可以推断万荣稷王庙正殿的创建年代应该在北宋时期,这一发现将之前认定为金代的时间向前推移了年。庑殿顶又叫庑殿式屋顶,是一条由正脊和四条斜脊柱组成,屋顶稍有斜度,俗称“四大坡”,是中国、日本、朝鲜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现存的稷王庙中,万荣稷王庙的规模不是最大,但规制极高。薛勤勇:实际上中国华夏史就是一个农耕文化的发展史,中国的农耕文化,它的源头在哪儿,它就是后土后稷,万荣的后土庙很多,稷王庙很多,包括它周边都一样,稷山县、闻喜县、新绛县有大量的稷王庙散布在乡野之间,很多很多。稷王作为司农之神,百姓感恩后稷教民稼穑,稷王庙也成了祈求农耕始祖护佑的精神依托,祭祀活动古往今来从未间断。薛勤勇:现在它每年还要继续组织春秋两次的大祭祀。就现在我们的脚下,它就在这里举行春祭和秋祭,我们当地现在叫古会,实际上就等于是当年的春社和秋社,就是祭祀土地神,祭祀谷神。稷王庙官方的祭祀多出于*治的需要,《稷山县志》中记载,古时,每年农历四月十七,朝中会派官员亲自登上稷王山,在山上的庙宇中举行隆重的祭奠。据传,后稷的诞辰日是四月十七,所以,南张乡太赵村的古庙会都是在这一天举行。薛勤勇:春天人们到这里祭祀稷王,祈祷风调雨顺,这叫春祈,然后秋天万物收获了,然后到这继续祭祀稷王,回报稷王,感恩稷王,这就叫秋报。春祈秋报就是这样来的,延续了数千年一直存在。这个祭祀活动,香火千年不断。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早在年《周初地理考》中就提出了周人起源于山西南部的学说。据古籍文献和大量的遗存遗迹表明,多年前,农耕始祖后稷就曾在这里发现粒食,树艺五谷,教民稼穑,从此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新纪元。从春秋时期一直到宋、元、明、清,河东地区的后稷崇拜延续了多年。河东地区也成为全国后稷崇拜时间最早、文化遗存最多的地区。戏台与稷王庙的祭祀功能息息相关。稷王庙现存古代建筑除了正殿就是与之相对的戏台。据庙内碑文记载,戏台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八年(),现存戏台为民国十三年重修()。戏台前沿砖基中心原嵌有至元八年石碑,现移至正殿内东墙上。碑文写道:“今有本庙自建修年深,虽经兵革,殿宇而在,现有舞基不曾兴盖。今有本村等谨发虔心,施其宝钞二百贯文,创建修盖舞厅一座,刻立斯石矣。”至元八年(年)为元世祖忽必烈取得*权后的第一年。据此碑文,可以推测元朝初期戏剧登台表演已很普遍。李孝鹏:这两块石头、石条是元代遗留下来的,这石条原来不在这里放,一共12块,是前面舞台的遮身板,文化大革命时期,唱样板戏,舞台小了,给前面续了一节,遮身板放到这,最后6块板,就剩下这一块板了。这个舞台元代遗留的东西并不多了,很多都是民国时期修建的,我们看到上面的这些雕花特别的华丽。主持人陈莹红:其实大家看到的很多的古建,因为他们都是历朝历代不断的在重修,或者是扩建,所以你就在一个建筑上面看到了很多朝代的风格。朝代更迭历史变迁再恢弘的建筑也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能留存至今也堪称奇迹自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以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处他们是从全国76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层层遴选出来的它们是历史的印记承载着悠久的中国文化彰显着古人的智慧和技艺一代代考古专家学者文保人终其一生只为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以传后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