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共中江县纪委、中共中江县委宣传部、中江县妇女联合会、中江县教育局联合开展“寻家规·颂家风”主题活动,征集到家规家训和典型故事百余篇,评选出优秀作品50余篇,其中22篇优秀作品在全市“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征文中获奖。
今天,我们推出中江县广福镇的“铜山林氏家风”……
去年,在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联合开展的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中,德阳市中江县林氏家族家规获得首届“天府好家规”提名。
最近,小编在林家发现三张照片
林氏学子成为硕士研究生,一个赞!
她获奖了,两个赞!!
她又捐款了,三个赞!!!
赞是赞了
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喃?
就说你懵不懵吧
反正小编是懵了
还是继续往下看吧
春日暖阳里,中江县广福镇林昌华的农家小院里响起嘹亮的歌声,余名林氏族人齐聚一堂,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林氏之歌》。
原来,是铜山林氏在这里召开《第十九次教育奖励大会》,现场表彰奖励林氏家族中9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和高中生,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铜山林氏“爱国、尚德、重教”的良好家规家风。
据了解,铜山林氏教育奖励基金会自0年成立以来,至今为止共表彰奖励大学生56人(其中硕士4人,博士2人,清华大学1人,美国耶鲁大学1人,四川大学1人),农村高中生50人,表彰农村好儿媳、好儿子13人,发放各类奖学金共计11万元。
教育奖励,传承家风不忘扁担……
“感谢铜山林氏这个家庭,感谢林氏教育奖励基金会,给我颁发教育奖励基金元。”在第十九次教育奖励大会上,美国新泽西洲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林瑞琪通过视频连线,动情的说,“我要把这些奖励基金,全部捐给林氏教育奖励基金会,希望我们林氏教育奖励基金、扁担精神以及林氏家风,一如既往的传承和发扬。”
她的募捐,让人群中突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她身上最值得喝彩的,就是她对铜山林氏家规家风实实在在的传承。
“今天,林瑞琪把她得到的奖励捐出来,很让我感动。因为她的行为不止关系到教育基金的长存和发展,更是对铜山林氏良好家规家风的传承!”铜山林氏教育奖励基金管委会委员林大勇动情的说,“我们这个奖励基金的资金,主要是我们老一辈人把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捐出来。有的人已经八九十岁,还从自己的医疗费中省出一些钱,捐出来奖励学子。”
家风教育,牢记扁担勇挑重担……
“传承良好家规家风很有意义,如果我们每一个姓林的、姓张的、姓李的家族都把自己的家风弘扬起来,大家爱国、爱*、重教、重德,我们的国家才有凝聚力,才能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央周围,努力奋斗,创造幸福生活。”铜山林氏教育奖励基金管委会执行主任林敦基说,“我们林氏族人对家规家风的传承,始终有一个*,就是这根扁担。”
“现场讲、现场考,考家风,考先辈事迹,考扁担精神,让我们更加深刻领会铜山林氏的家规家风和扁担精神,也让我们感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像先辈一样,像全中国所有奋斗的人一样,时刻铭记家规家风的教诲,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奋斗,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获奖高中生林大成做完试题后,深有感触的说。
传承家风,扁担精神薪火相传……
据说,年前,19岁的铜山林氏始祖成峰公用一根扁担挑起了所有的行李,从广东平远县步行迁移到中江县广福镇铜山村,从此在这里白手起家,艰苦奋斗60余载,开辟了铜山林氏,至今已传至12代。成峰公入川时,把广东的家规带入了四川,据族谱记载五条:睦家族、笃伦理、旌善行、敦德行、戒恶德;而当年跟随成峰公入川时的那根扁担,也被后人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教育族人铭记家风。
经过历代后人的不断完善,铜山林氏的家风总结为六个字:爱国、尚德、重教。
正是这根“扁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林氏族人爱国奉献、以德为先。几百年来,铜山林氏家族涌现出爱国将军、中医、教育家、县长等有志之士,其中以爱国将军林梅坡最广为人知。
据中江铜山林氏族谱记载:林有本,字梅坡,铜山林氏第四代孙,兄弟排行老五,晚辈尊称梅坡公或五公太。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任王陵基30集团军72军14师师长的林梅坡接到命令,率部出川赴赣北修水河右岸,与日军师团进行作战。作战地区群山纵横、地形复杂,林梅坡率全军将士英勇杀敌,浴血奋战两天两夜,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的疯狂进攻,粉碎了敌人西进夺取长沙的企图,为长沙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林氏家族中,林梅坡深孚众望,是家族成员所敬仰的楷模,他爱国、爱*、崇德、重教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林氏子孙。
家风示范,一根扁担引领一片……
“优良的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一种无言的教育。”林昌文说,“我们召开第十九次教育奖励大会的目的,就是继续宣讲*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继续弘扬铜山林氏爱国、尚德、重视教育的好家风,用好家风带领好社风、好民风。”
“铜山林氏家规是我们广福镇优秀家规家风的一个代表。在下一步工作中,广福镇将继续发扬好以林氏为代表的家规家风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家庭文化建设,弘扬文明家风家训、家教家规,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良好*治生态。”广福镇*委委员、纪委书记张虹由衷的说。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传承良好的家风,才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养天地浩然正气。家风这个源头清澈,才更有利于形成良好*风、*风和民风。
家风正则人心正,人心正则风气清。
中国共产*中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江县监察委员会
本期编辑/袁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