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机构老师以“一对一”康复训练的方式对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年2月10日,我省第一例跨省异地就医医院完成。
年3月29日,全国统一咨询日活动在全省各地开展。图为太原宣传咨询现场。王艳晖摄
年12月,万荣县村民第一次领到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太原文瀛公园,市民在优美的环境中行走健身。本报记者李兆民摄
寻常百姓用得起“救命药”
老孙的病一检查出来就是癌症晚期,老孙爱人郝拴仙感觉天都要塌了。
老孙是汾西矿务局退休职工,郝拴仙赋闲在家,老两口住在太谷老家村里,靠老孙每月余元的退休工资,日子过得还不错。老孙病重那一段,她和独生儿子天天背着老孙掉眼泪,儿子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几个月瘦了近10公斤。“妈,咱就是卖了房子也要给我爸看病。”母子俩抱着一线希望把医院。
直肠癌晚期已经肝转移,手术也没法做,医院消化二科主治大夫在治疗方案里为老孙配上了贝伐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抗癌靶向药。以前,这种药一支余元,一次3支,一个月2次,一个月得4万元左右,而且全部需要患者自费。虽然是救命药,但绝大多数的晚期癌症患者用不起,有的患者尝试用一两次,往往等不到见效就因为价格昂贵停用了。
年开始,我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经过医保谈判,贝伐珠单抗价格降到一支元,而且列入了医保报销目录,经医保备案审批后使用,60%左右的费用可以报销。如今,在我省,像贝伐珠单抗这样曾经的“天价救命药”目前有40余种,它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癌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中,为患者赢取生命的希望。
老孙用了5次贝伐珠单抗,效果很明显,检查发现,原来肝部病灶都没有了,随后老孙顺利进行了手术。9月20日,记者在医院消化二科病区见到了刚陪老孙做完化疗的郝拴仙。她噙着泪,笑着告诉记者:“感谢*的医保好*策,感谢大夫、护士们尽心尽力救治,感谢亲朋好友伸出援手。”
记者从省医保局获悉,从年抗癌药谈判药品纳入医保报销以来,截至年6月底,贝伐珠单抗等31种抗癌药谈判品种,共惠及人次,医保报销1.3亿余元。
本报记者高建华
京晋就医直接结算第一例
年3月31日,省公安厅直属第一公安局退休人员章芝芸成为我省在京跨省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第一人。9月20日,提起当年往事,章芝芸老伴王金仍感动在心、记忆犹新。
章芝芸老两口退休后随儿子迁居北京。年3月22日,章芝芸突发脑出血,被急救车送至首都医科医院,紧急实施手术救治。章芝芸医保在山西,医院还未开通跨省直接结算。省医保中心异地就医科科长吴全明协调老人所在单位,与医保专管员孟瑛同赴北京。晋京两地医保部门协同作战,医院全力支持,晋京完成了首例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老人手术很成功,治疗费用16万余元,通过跨省直接结算只支付了自费部分5万余元。“后来她又住了两次院,出院就结算了,特别方便。”王金告诉记者,“*的惠民*策很接地气,跨省直接结算为退休生活在异地的老人们办了大好事。”
全国个统筹区间密织一张大网,跨省直接结算才能顺畅。如今,历经全省广大医保工作者持续艰辛努力“铺路织网”,我省跨省直接结算的“高速网路”越来越通畅,不用高额预先垫付,省却跑腿报销奔波之苦,越来越多的参保患者享受到了全国跨省、省内跨市就医直接结算的便捷。
目前,全国覆盖省-市-县-医院的直接结算网络已构建完成。截至年8月30日,我省接入跨省异医院有家,我省参保患者跨省就医住院直接结算地域稳步扩大,已在全国个统筹区的医院实现跨省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全省已累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5.8万人次,费用总额43亿元。
本报记者高建华
月领养老金生活有保障
“农民也能领到养老金,生活就有保障了!”9月18日一大早,家住保德县扶贫小区的王积恩老人“下班”回家。“我这人闲不住,从老家搬出来就在隔壁工厂找了份看门的营生,其实家里钱够用,每月国家都要给我们养老金哩。”
五年前,王积恩和老伴从窑洼乡道座山村搬了出来,在县扶贫小区住上了楼房,就近找到了工作。除了平日里的劳动所得,他们每年还可以领到多元养老金。“我们一过60岁就领到了养老金,别看一个月才93元,一年积累起来也不少,不仅够我们老两口吃大米白面,还能买肉蛋蔬菜。”王积恩老人告诉记者,离开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后,这笔钱让他们不必为了养老而发愁,也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
“种了一辈子地,现在进城也闲不下来,其实吃喝有养老金就够了。听说养老金还要涨,再涨点我们的光景就更好了。”今年67岁的老伴张庆梅负责小区里的卫生和车辆停放,她把每笔养老金存下来,说是要给孙子上大学用。“现在这社会就是好,农民有了养老金,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养老金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可是管用了。”
为让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真正消除后顾之忧,我省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实现了从城镇职工享有向人人享有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构建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被征地农民实行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据了解,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万人,其中城镇职工万人、城乡居民达到万人。
本报记者杨文俊本报通讯员张宇荣
康复救助唤醒无声世界
“非常感谢国家的好*策,拯救了我们的两个孩子,也救了我们一家。”近日,来自太原市清徐县的穆琳轩、李少艳夫妇来到省聋儿康复教育研究中心,握着老师们的手,感激地说。
穆琳轩、李少艳夫妇家住太原市清徐县孟封镇闫家营村,婚后生育了穆如祥、穆如意这对双胞胎兄弟。在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因为孩子一直不说话,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回想起当初,李少艳激动地说:“刚知道孩子耳聋时,我感觉就像从美好的天堂一下子跌入了地狱,每日以泪洗面。后来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国家有抢救性康复项目,可以帮助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通过申请,孩子得到了康复救助,幸运地进行了国家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同时还享受到免费的康复训练。孩子听到了最美妙的声音,是*府把他们从不幸中解救了出来。”
经过省聋儿康复教育研究中心3年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了极大提高,两个孩子从一个音、一个词、一句话到讲故事、主动交流;从鹦鹉学舌的语言,到和旁人对答如流;从一字一顿地说话,到熟练掌握绕口令……从原来全聋全哑到现在能听到美妙的歌声、说出动听的语言,和正常孩子一样拥有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看着孩子健康成长,穆琳轩、李少艳夫妇感到幸福满满。
现在两个孩子已经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穆琳轩、李少艳每年都要多次到省聋儿康复教育研究中心看望老师们,有机会还要做志愿者。他们说:“看着孩子每天背着书包上学,这是我们从前不敢想象的。现在,我们一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相信孩子长大以后也会怀着一颗爱心、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帮助过我们的人,回报整个社会。”
本报记者李炼
“退休金年年涨太舒心了”
“老年人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家住太原双东社区的退休老人孔宪邦告诉记者,今年7月,他拿到了前半年养老金上调补发的钱,“企业退休金年年涨,日子过得很舒心”。
据介绍,我省已连续1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从年的元提高到年的元。此外,我省还连续4年同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起向65岁以上参保居民增发高龄基础养老金,向超过最低缴费年限的参保居民增发年限基础养老金。
“不仅养老金年年涨,手里的钱越来越宽裕。”孔宪邦说,“现在,面向我们老年人的福利也越来越多。”他掰着指头一一给记者列举:“老年人出门免费坐公交,每年社区有免费体检,街道有‘老年餐桌’,各大旅游景点免费参观,医院还能优先挂号、取药……”说起这些,孔宪邦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喜悦。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投入,完善*策,面向老年人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扶持*策,在医、食、住、行、娱等方面,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经济补贴、优先优惠和便利服务,增进了老年人的生活福祉。
最让孔宪邦高兴的是,社区还办起了老年大学,教学内容有太极拳等多个科目。“以前刚退休时,我就很想学书法,可社会上都是给娃娃们上课的培训班,人家嫌我年纪大不肯收。”孔宪邦说,去年他听说社区办起了老年大学,就率先报名参加了书法培训班,今年又报名学习声乐和太极拳。“我们每个班里大概有几十个学员,大家年龄相差不多,老师讲得很认真很全面。我不仅学到了系统的基础知识,还结识了不少老伙计,大家一起上课、一起聊天,生活一下丰富多彩起来,感觉自己都年轻了许多。”
本报记者杨文
本版责编:崔如意
版式/制图:刘铁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