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宋真宗的封禅为何成了一场笑话,赵恒为何那 [复制链接]

1#

大中祥符元年(年)四月,在群臣的一再请求下,宋真宗这才“勉为其难”地昭告天下一一今年十月,去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可是一个极其繁杂的“工程”。

皇帝出巡,各地都要勘察线路、修桥铺路、兴建行宫。特别是这些道路,都是皇帝专用的御路,要求笔直向前,不能随便转弯。结果,这条御路所到之处,百姓的房屋被拆毁、良田被破坏,甚至祖坟都被挖掘,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个个苦不堪言。

除了声势巨大外,皇帝出巡,更要讲究排场。

虽然宋真宗三令五申,让各地不要铺张浪费,要勤俭节约。然而,这个嘴巴里说诸事从简的人,其实内心早就乐开了花,赵恒巴不得各省耗费巨资、推陈出新,把封禅的场面办得越热闹、越壮观才好。

皇帝出巡,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京城出动了10万御林军,死守在御路周围,不许任何百姓靠近。在丛林、湖泊这些可能藏匿人的地段里,御林军更是严防死守、频频巡逻。

当然了,上述这些事情,都透露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皇帝出巡,就是一场烧钱的游戏。

当时,这样花钱,宋真宗也有一点儿怵,他叫来丁谓,悄悄地问道:“爱卿,你告诉朕,这次泰山封禅的钱,到底够不够花?”

面对皇帝的质疑,丁谓面不改色、心不跳,回答了一句话“大计有余。”

国家财*充足得很,您玩儿命花。

这个奸臣!

真的“大计有余”吗?

史料记载,大中祥符元年(年)这一次封禅的费用,耗费多万两白银。如果每两银子折合元人民币,这就是17个亿!。

得到这个满意的答案后,宋真宗高高兴兴地走了,他去干更加有意义的事情去了——封禅彩排。

九月,为了封禅泰山,礼部就开始演练各种仪式了。因为是演练,所以皇帝不用全程参加。然而,虔诚的宋真宗却参与了全部的彩排,不管多辛苦,他也要进行封禅排练。

见皇帝如此辛苦,王旦劝慰道:“陛下,像这种大规模的祭祀,自然有相关人员负责,您不用每次都参加,只要在关键时刻出席即可。”

宋真宗反驳道:“朕以恭谨之心侍奉上天,怎会觉得辛苦呢?”说完,又参加彩排去了。

望着宋真宗的背影,王旦叹了一口气,小声道:“赵恒呀,赵恒,你真对得起自己的名字。如果在“澶渊之盟”时,你这样执着,多好…”

大中祥符元年(年)十月初四,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宋真宗开始了封禅之旅。

清晨,宋真宗率领文武百官来到太庙,举行了一场祭祀仪式,他祭拜列祖列宗,禀告了即将前往泰山封禅一事。

在这个祭祀过程中,天空竟然又出现了14只仙鹤飞舞的奇景,在太庙上空盘旋了很久,这才各自散去。看来,丁谓在暗地里没少下功夫。

看见了这等祥瑞奇景,宋真宗很是高兴。在犒赏了丁谓后,赵恒头戴通天冠,一身纱袍,坐上自己的御辇,率领文武百官上万人的扈从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京城,开始奔赴泰山。

宋真宗走的这条通往泰山的路,很值得一提——出开封,北上澶州,再从澶州折东,奔赴泰山。要知道,对于真宗而言,这条路的前半段,可谓意义非凡。

四年前,即景德元年(年)时,他就是沿着这条路,被寇准逼迫着亲征的。而现在,他要沿着这条老路走向封禅,剔除那段耻辱的历史,迈向自己最辉煌的时刻!

同样的路线,截然不同的心境。如此过山车似的落差,让真宗的内心跌宕起伏、激动万分。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就一个词形容——倍儿爽!

十月二十一日,走了17天后,宋真宗终于来到泰山脚下。

王钦若下令,让礼部官员先护送天书登上泰山,准备封禅仪式,并下令皇家禁军上山戒备。

数万御林军,瞬间把泰山围了一个水泄不通,每隔三米,就有一个御林军护卫。每隔八米,就要竖一面彩旗。每面旗子之间,还要用一条彩带连接,数万米的彩带在泰山上连绵不绝、随风飘扬,远远望去,漂亮无比。

二十三日,在群臣的簇拥下,宋真宗开始登山。宋真宗先是坐在御辇上前进,爬到半山腰时,改坐小辇前进。快到山顶时,宋真宗下辇,改用步行上山。

皇帝可以多半程坐轿,只在山顶前步行。其余的大臣们可就没有这个待遇了,他们只能用脚爬山,一步一步爬上来。

当时,随宋真宗一起来泰山封禅的,还有他的两位弟弟,皇六弟赵元偓,皇七弟赵元偁。这哥俩天天养尊处优的,哪里受过这种苦。仅仅爬了几步,这哥俩就累得气喘吁呼、满脸通红了。最后,十几个御林军前拉后推,费尽力气,才把这哥儿俩“送”上了山。

爬上山顶后,在王钦若的介绍下,宋真宗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玉皇顶、玉泉寺、天烛峰、五大夫松等著名古迹景点。

参观完后,真宗皇帝意犹未尽,让史官开始撰写《大中祥符封禅记》书,以作纪念。

当天晚上,宋真宗等人就在山顶上的御帐内休息,准备第二天的封禅大典。

据说,前几天泰山的天气一直不好,晚上频频刮大风。然而,宋真宗就寝的那一夜,晚上不仅没有了怪风,气温也上升了不少。

看来,对比那个初来乍到、就被雨水打成落汤鸡的秦始皇,老天爷还是很给赵恒面子的……

第二天,即十月二十四日早上七点,宋真宗率领群臣来到玉皇顶,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来到封禅台前,对着昊天上帝的牌位三跪九叩,顶礼膜拜。

跪拜完这位昊天上帝后,礼炮响起,整个祭祀仪式正式开始。

这个封禅仪式很长,也很繁琐,大概分为九个大步骤:燔柴迎帝神、奠玉帛、进俎、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撤撰、送帝神、望燎。

在这九个大步骤下,还有无数个小步骤,若全写下来,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了。然而,虽然封禅的步骤繁琐无比,但在我的眼中,就四个字——请客吃饭。

为什么是“请客吃饭”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祭祀的第一步:燔柴迎帝神。

燔柴就是燔柴炉,皇帝那些祭祀用的鼎,也可以当作吃饭用的锅。祭祀开始后,礼部官员会把一只杀好的牛犊,扔进去用火烧,再加点儿孜然、花椒、大料等物。在天上的昊天上帝一闻:真香呀,他就下来了,宴会也就开始了。

祭祀的第二步:奠玉帛。

聚会开始后,面对“公司”的一把手,皇帝这个“执行经理”自然要汇报工作,上交“成果”。

皇帝的成果是什么?就是进献的玉帛,还有早就撰写好的祭文,也就是那个“工作总结”了。

当时,干这个工作的人,是宋朝的首席宰相王旦。祭祀开始后,王旦打开早就准备好的祭文,跪拜宣读:“天赐皇帝太一神策,周而复始,永缓光人......”

王旦读完后,跪拜起身,站在一边。如今,在这个祭祀仪式中,“领导”来了,寒暄也结束了,那该干什么了?

这还用问?吃呀,所以祭祀的第三步就出来了:“进俎”,玩儿命吃。

礼部官员一声令下,相关人员将准备好的祭祀物品扔入燔柴炉内,务必让昊天上帝吃好。

一个宴会,光吃不喝,怎么行呢?所以我们要敬酒,因此祭祀的第四步、

第五步、第六步就出来了:“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给老天爷敬酒,务必让他吃好、喝好。

当时,礼部官员呈上了准备好的御酒,由皇帝献。皇帝敬完后,赵元偓亚献,赵元偁终献。

三献礼毕,此时已经“酒过三巡,饭过五味”了,昊天上帝也吃饱了、喝足了,开始祭祀的第七步“撤馔”,还有第八步“送帝神”,就是“打包,结账,埋单,送人”。

都献完酒了,王旦率领群臣再次对昊天上帝的牌位三跪九叩。礼毕,王旦将刚オ宣读的祭文放入一个玉匣内,再用金属、乳香和成的泥将它封死,放入个事先修造好的石函内,让昊天上帝“拿”回去,“入库保存”。

祭祀的最后一步:“望燎”。所谓“望燎”,就是焚烧祭品,收拾会场,让史官记录:“某年某月某日,皇帝请谁谁谁吃饭,告诉人们,一旦出现天灾,不是我皇帝小气,而是求的人不给力,跟我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综上所述,这个所谓的封禅大典,就是一个“请客吃饭”。

至此,封禅大典圆满落幕,赵恒成为了继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后,第十位封禅的皇帝,也是宋朝第一位封禅的皇帝。而距离上一次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年)的封禅时间,已经过去了年。

赵恒成功封禅后,王旦率领群臣跪拜在地,三呼万岁,祝贺宋真宗完成封禅。这个“万岁、万岁、万万岁”之声层层传递,先是泰山顶部的官员,随后是泰山上的禁军,最后是山下十余万的百姓。

大家齐声高喊,声音震天动地,直冲云霄,数百里外都能听得见,比当年之战时的“万岁”之声还要响彻数倍。

听着这一浪高过一浪的万岁之声,宋真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什么?这オ是自己想象中的太平盛世!从此以后,自己终于一雪“澶渊之盟”之耻了!

当天,结束了封禅后,宋真宗率领群臣下山,回到山下的行宫休息。

十月二十五日,宋真宗率领群臣来到泰山脚下的祭地坛,在这里祭祀泰山地神,完成了整个封禅仪式。

之后,宋真宗在这里接受泰山百姓的朝贺,宣布大赦天下,全国百姓放假三天。宋真宗还端起酒杯,走到百姓中间,给老人祝酒,与民同乐。

十月二十七日,宋真宗起驾回宮。回去途中,顺便去了一趟山东曲阜,祭拜了一下圣贤孔子,封其为“玄圣文宣王”。并对孔子的后人进行了封赏。如今,孔子的“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完整头衔,其中的主要部分就是赵恒发明的。

十ー月二十日,宋真宗的车驾回到京城,接受了开封城外数十万百姓的欢迎。在数十万百姓的叩拜和欢呼声中,宋真宗结束了这场封禅之旅。

这场封禅之旅,一共进行了47天。在这47天中,虽然宋真宗无比劳累但他的内心是愉悦的,因为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并即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无比满足的宋真宗下令,随行百官休息两天,宰执大臣休息一天,史官们则加班加点,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那本《大中祥符封禅记》。

整个封禅的过程非常顺利,从离京到封禅结束,整整47天,老天爷十分给面子,其间一直阳光明媚,一次雨雪天气都没有。

在首辅王旦的眼中,虽然天书是假的,但封禅却是真的,赵恒终于挽回了澶渊之盟的面子。如今,从下降开始算,帝国已经为了这场闹剧折腾了小一年了。现在封禅已经成功,宋真宗已经宣布天下太平了,这个皇帝也终于可以偃旗息鼓了吧!

偃旗息鼓?非也,这场封禅的闹剧,才刚刚开始!

很快,王旦就惊讶地发现:造假、祭祀、封禅这些事情,也跟吸毒一样,是可以成瘾的。

当时,王旦之所以同意封禅,是因为他坚信,一场封禅,虽然要花很多的钱,但可以宣布天下太平;也可以向契丹、西夏展示大宋王朝博大精深的文明,让他们臣服于自己。这样的买卖,还比较划算。

但问题是,王旦万万没有想到,一次封禅后,赵恒就跟嗑了药一样,根本停不下来!何况,宋真宗要搞的,可不仅仅是一场封禅,他要干的事情,可是场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

史料记载,结束完了封禅之旅后,宋真宗意犹未尽,他决定再玩一把狠的,要超越所有的历代君主,成为历史上的“封禅第一人”。

那么,怎么获得这个头衔呢?简单,把历代君主封禅的事情,全部做一遍;再做一些历代君主没有做过的事情!

在这种心态下,宋真宗首先瞄准了汉武帝,他要跟汉武帝一样,也去祭拜下汾阴,让他的纪录作古。

汾阴,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内。在古代,去泰山封禅,去汾阴祭地,成为每一个皇帝梦寐以求的目标。

这里有一个问题。说在泰山封禅时,不是顺便就祭地了吗?怎么又要祭祀遍地呢?其实,这里有一个天大的误区,泰山祭地,那最多是祭祀了一个土地公公。要想真正祭祀土地,还得来汾阴,这里才最正宗!

一言以蔽之,因为汉武帝在汾阴这里发现了代表天下的周天子鼎。鼎是什么?代表着江山社稷,代表着天下土地。所以,对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而言,想获得土地吗?想江山稳固吗?那就来汾阴祭地!

为了跟汉武帝持平,宋真宗便暗示王钦若,自己想去汾阴祭拜。

王钦若得到暗示后,他二话不说,立刻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上书活动。规模、流程,跟泰山封禅的那一次如出一辙。

简单来说,大中祥符二年(年)六月,汾阴官员上奏,请求皇帝去汾阴祭地,结果是“皇帝不许”。十月,汾阴官员再次上奏,有一千二百余人联名上奏,请求皇帝去汾阴祭地,结果还是“皇帝不许”。第二年六月,汾阴官员第三次上奏,三万多汾阴百姓联名上京,希望皇帝去汾阴祭地,皇帝不去,这些百姓则决不散去。

宋真宗是一个“体贴百姓、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呀,迫于“无奈”,他答应了百姓的请求。宋真宗昭告天下,明年开春后,立刻率领众人,去汾阴祭地。

经过了大半年的准备,大中祥符四年(年)正月,赵恒率领众人来到了汾阴,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祭地活动。

上一次泰山封禅,赵恒一共玩了47天;这一次,他玩得更长,一共玩了三个月,直到大中祥符四年(1年)四月,赵恒才意犹未尽地回到了开封城。

虽然这一次玩的时间比较长,花的钱却并不比上ー次多。上ー次泰山封禅,花费多万两白银;这一次汾阴祭地,花费了多万两银子。当然了,这个钱也不少!

短短四年时间,为了这些虚无缥缈、毫无用处的祭祀活动,赵恒就败掉了小0万两银子。对于这个结果,王旦是看在眼里,疼在心田。

王旦本以为,玩了这么久,花了这么多银子,赵恒能够把心收回来,开始专心地处理朝*了。然而,这些祭祀活动,仅仅是一个开始,更多、更大规模的祭祀运动,即将接踵而来。

大中祥符四年(1年)四月,举行完了汾阴祭地仪式,率众回到开封城后,赵恒对自己的表现表示满意。在把汉武帝的纪录封古后,赵恒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打破李世民的纪录了。

大中祥符五年(2年)十月二十五日,宋真宗故技重施,他高兴地对大家说道:“昨天晚上,那个神仙又来了!他跟我唠了好久的嗑。这个神仙告诉我,他叫赵玄朗,是我老赵家的祖先。他跟老子的年龄差不多,也是道教的开山鼻祖之一。”

这个赵玄明,您可能不熟,但是说到这个人的字,您就熟悉无比了。

赵玄朗,字公明,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財神爷——赵公明。

听完皇帝讲述的故事后,心领神会的群臣立刻猜出了皇帝的心思,赵恒这是在学唐朝皇帝呀。

唐代的皇帝,不是认老子为祖先吗?宋真宗找不到一个姓赵的名人,素性编了一个有名、有姓、无史料依据的道教祖宗,来衬托自己的身份。

后来,认下这个子虚乌有的祖先后,宋真宗马上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证明自己梦境的真实可信。

第一,承认自己的祖先为赵玄朗,尊称其为“圣祖”,上尊号“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

第二,光有一个祖先不成,宋真宗又为赵玄朗配了一个夫人,尊其为“元天上圣后”

第三,在京城修建景灵宫,供奉圣祖、圣后的灵位。祭祀的等级,仅次于太庙。

第四,在京城最大的道观昭应宫大殿内,供奉圣祖的雕像,并命令全京城的官员都来这里祭拜。官员上任和离职时,也必须来这里拜谒、辞行。

第五,宋真宗带头撰写关于圣祖一生的《圣祖事迹》《圣祖降临记》《圣祖天源录》等书,并命皇家宗正司重新修改皇室家谱,增加圣祖的事迹。

第六,因为这个圣祖叫赵玄朗,所以从今以后,所有带“玄”“朗”二字的词语,都要改名。

宫内的玄武门,改名为“拱辰门”。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改名鼎州。杨六郎杨延朗,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改名叫杨延昭。

要知道,宋真宗这样大张旗鼓地册封自己的祖先,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他的这种行为只要跟宗教沾上关系,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因为,宗教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神仙。皇帝厚此薄彼,只对自己本家人好,却怠慢了其他神灵,这怎么行?

大中祥符六年(3年)六月,老子故乡的亳州官吏报告,亳州三千余名百姓进京上书,请求宋真宗驾临亳州太清宫,拜谒老子。

见老百姓如此热情,宋真宗不好拒绝,欣然受命。次年正月,他便率众浩浩荡荡地来到毫州,拜谒老子,并加封老子李耳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老子升职了,其他的神仙,也挨个跟进。

大中祥符七年(4年)三月,宋真宗返回京城后,马上加封玉皇,称其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元帝”,简称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的称呼,也始称于此。

同年五月,宋真宗又率众一路向西,来到华山山麓的华阴县(今华阴市),:在这里祭祀了西岳庙。回家途中,宋真宗又在洛阳停留了二十多天,去了一超河南省巩义市,祭拜了一下祖宗三陵,这才班师回朝。

这次西祀出巡,前后折腾了68天,花费的钱财更是无数。

接连折腾了这么多的事情,宋真宗却还意犹未尽。同年十月,赵恒又跟王钦若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出巡,他要去祭拜五岳!

后来,因为赵恒分身无术,不能全部前往。为了不厚此薄彼,宋真宗素性都不去了,他派出五个得力大臣,分别前往五岳,进行祭拜,并对五岳众神进行了加封。

宋真宗册封东岳泰山为天齐仁圣帝,册封南岳衡山为司天昭圣帝,册封西岳华山为金天顺圣帝,册封北岳恒山为安天元圣帝,册封中岳嵩山为天恭圣帝……不要计较这些名字的意思,全当是看一场闹剧好了。

祭祀拜上了瘾,修庙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天书刚刚下凡,宋真宗就命人在宫外修建了一座巨大的道观,用来安置天书。这座道观,就是丁谓负责都监的玉清昭应宫。

史料记载,这座玉清昭应宫共有间房间,内部无比奢华,史称:

其宏大瑰丽,不可名似。远而望之,但见碧瓦凌空,耸耀京国。每曦光上浮,翠彩照射,则不可正視。其中诸天殿外,二十八宿亦各一殿。楩楠杞梓,搜穷山谷。璇题金榜,不能殚纪。朱碧藻绣,工色巧绝。甍拱栾楹,全以金饰。入者惊恍禠魄,迷其方向。

当然了,为了修这么一座雄伟的宝殿,宋真宗花费的钱财也是不计其数/p>

所費钷亿万,虽用金之数,亦不能会计。天下珍树怪石、内府琦宝异物,充牣襞积,穷极侈大。

最终,在亿万的民脂民膏下,宋真宗终于修建了这么一座开天辟地未曾有过的宫殿,阿房宫、建章宫也不能比拟的雄伟建筑。

对比那位修了一座假山就后悔不已的父亲,宋真宗的这种表现,真是让人无语。

当然了,如果宋真宗仅仅修建了这么一座官殿,花了百姓的一些血汗钱,也就认了。但问题是,宋真宗修建的这种宫观,又何止成千上万。

史料记载,从大中祥符元年(年)正月的天书下凡开始,宋真宗这种崇拜天书的运动,就从一个高潮走向另一个高潮,一个大手笔接着一个大手笔,一个宫殿接着一个宫殿,根本停不下来。

最终,已经走火入魔的皇帝毅然决然地下令/p>

全国所有的州、府、军、监以及关、县、乡、村等地,都要修建道场,供奉神仙。家家户户,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家中都要置办香案,每日都要祭祀神仙,以显示对上天的崇拜。而且,这不是自愿参加的,而是强制执行的!

为了督促老百姓祭拜上天,宋真宗下令互相监督,一家不拜,五家连坐。他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司法部门,监督大家祭拜的情况。

在宋真宗大规模的“天书运动”中,整个国家就像是疯了一样,内不修吏治,外不修军事,整个国家天天拜佛,日日狂欢。国家好不容易积攒的那点银子,也在这种狂欢盛宴中,被彻底地挥霍一空。

在这种情况下,若敌国发动进攻,结果可想而知

然而,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自从宋真宗开始祭祀后,老天爷仿佛真的听见了赵恒的请求,它开始保佑宋朝,让宋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让另外两个国家一起倒霉,这两个倒霉的国家,就是西夏和大辽。

西夏在向北宋称臣后就遭到吐蕃与回鹘的联合进攻,并节节败退,连西平府都丢了,此后近30年的时间里,西夏一直与吐蕃、回鹘的联军战斗,双方各有胜负,谁也灭不了谁,直到“神魔转生”的李元昊出战后,西夏被动的局面才开始改变。但那也是20多年后的事情了,此时的李元昊还只是一个刚断奶的娃。

辽国在澶州之盟之后不久就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暴乱,辽国女强人萧太后也在平定了叛乱之后去世。若宋真宗能抓住机会,将封禅、祭祀花的钱全部用来征兵秣马,开疆拓土,一定能让大宋远迈汉唐,并实现华夏的再次复兴,但可惜宋真宗的雄才大志全部用来烧香自娱自乐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