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米老头张瑞斌一年卖出近10万斤小米 [复制链接]

1#

眼下正是小米成熟收获的季节,山西省万荣县裴庄乡南卫村的道路和村广场随处可见正在晾晒的谷子,一派丰收的景象。在位于村广场的万荣一粒香种植专业合作社,不时有村民前来咨询今年的小米收购价格,合作社负责人张瑞斌耐心地一一解答。闲下来的时候,张瑞斌则忙着给新收获的小米分装、封口、贴牌,一粒粒黄亮的小米被装进各种规格的包装袋里,这些小米将通过快递运到全国各地的百姓餐桌。
  年,张瑞斌和小米结缘。此后几年,他成了村民和顾客眼里的“米老头”“小米专家”。他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渠道,每年销售小米近10万斤,顾客遍及全国各地,也进一步扩大了南卫小米的品牌影响力。近日,记者来到南卫村,了解“米老头”张瑞斌和他卖小米的故事。

改换品种,带领全村种出好小米
  

南卫村位于黄河岸边,土壤富含钙磷硒等营养元素,有悠久的小米种植历史。多年来,这里的人们保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但由于品种杂,而且缺乏技术,销路又打不开,村民只能在附近集市上低价销售。

今年53岁的张瑞斌是个憨厚的村里娃。他17岁从学校毕业后就走上社会,搞过建筑,上山拉过炭,做过信息中介,包过小工程。后来,因为家里老人年事已高没人照顾,年年底,长期在外奔波的他返回家乡,决定帮着家乡父老卖小米。

多年在外的经历让张瑞斌增长了见识,他认为质量好的东西才能有市场。看到城里超市的“沁州黄”小米卖得很好,他便自费到杨凌、长治等地参观考察。回来后便引进了小米新品种“晋古21”,他在自家地里试着种了一些,并统一使用有机肥。成熟后,他将新品种和以前的品种作了对比,亲朋好友一致认为新品种油性大、更好熬、更浓香,加上南卫村独有的土质,小米的质量不比市场上的品牌小米差。

年,张瑞斌注册了万荣县一粒香专业合作社和“挣粮牌”商标,打算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新品种,由合作社统一服务、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一开始,很多村民对新品种持怀疑态度。他不厌其烦地上门劝说,让大家眼见为实,并通过县农业局邀请专家到村里开讲座,为大家讲解小米种植技术和病害防治知识等。终于,一些村民开始转变观念,在自家地里更换了一部分新品种,改施化肥为农家肥,种出来的小米果然品质更优,价格更高。

几年下来,南卫村的多亩耕地中,小米种植面积从不到一千亩发展到多亩,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有小米,南卫小米从滞销到畅销,价格也从1元多钱涨到4元钱,南卫“小米之乡”的品牌也亮了起来。

线上销售,让小米插上电商翅膀
  

年,张瑞斌参加了万荣县组织的电商创业培训,这次培训让他接触到电商这一全新的领域,他开始尝试通过抖音和
  

除了选优谷子的品种,张瑞斌还在小米的精加工上不断精益求精。尽管成本有所增加,他依然选择使用大型机器来碾谷子,这样精选出来的小米个个饱满,色泽金黄,而且非常干净,没有杂质,得到消费者的点赞和好评。

如今,张瑞斌成了远近有名的“小米专家”。谁家种小米遇到问题难以解决,只要咨询他,他一定会热心地到地里帮忙“诊断”,实在解决不了的,他就帮忙联系专家;还在晾晒中的谷子,他用手一捻,就知道质量好不好。多年来,他的合作社收购的每一斤小米都要在他手上严格把关,质量不好的他坚决不收。“卖小米就是凭良心,米不好的坚决不让用‘挣粮’品牌,宁可少卖一些都要保证质量,我要为品牌形象负责,为消费者负责。”张瑞斌说。

在万荣县农业局专家的指导下,张瑞斌知道了为谷子喷洒硒肥可以让小米营养价值更高,他便千方百计为南卫谷农争取到免费的硒肥,让富硒小米成为南卫小米的优势和特色。去年开始,他还通过县农业局联系到了无人机,让全村70%的谷子实现集中连片无人机喷洒硒肥作业,不仅效率高、省时省力,而且喷洒均匀,有助于提高谷子质量。

如今,在县乡村的大力支持下,张瑞斌的合作社带动南卫村周边8个村庄的谷子种植面积发展到亩,每年可为农民增收余万元。今年,张瑞斌有个想法,就是建一个更大的仓库,可以储存更多的谷子,进一步提高销量,让南卫小米走向更大的市场,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山西经济日报记者王龙飞通讯员裴旭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