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唐朝的衰亡多少由这个山西人引起,他却上了 [复制链接]

1#

(孙嘉聪)公元年,大唐天宝十四年冬十一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宣布起兵造反,平阳郡公薛嵩突然反唐,使安史叛军没有了后顾之忧,直逼京城,也间接导致了杨玉环的香消玉殒。

薛嵩何许人也?其实他可是忠良之后,大唐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薛仁贵之孙,著名的民间话本《薛刚反唐》的原型。在各种版本的《薛刚反唐》中,其实薛刚均是反武则天而非反朝廷的,甚至将历史原型中的薛嵩的出生日期提前了一个时代。事实上,武则天死后七年,薛嵩才出生。

薛嵩(公元年-年),河东万泉(今山西万荣县)人,出生于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市),其父为薛仁贵四子薛楚玉。薛嵩对唐朝的不满,均因薛楚玉引发。

将门出虎子。薛楚玉历任平卢营口节度使、范阳节度使、幽州节度使,可谓代天子巡守,封疆大吏。而薛楚玉也不仅仅是躺在父亲威名之下寻得庇护,甚至还战功卓著,在军队改革等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由于营口、范阳(辽宁辽阳)、幽州等地死死扼制着安禄山野心。

但是由于薛楚玉对大唐军队的了解,力图对常年懈怠的军队进行整饬,但不料收到朝廷保守派的排挤接连降职。飞来横祸使薛嵩从小就对唐朝产生天然的反感。

对于年轻的薛嵩来说,踢足球(蹴踘)是最大的乐趣,可以说场上无敌手。他魁梧的身材和过人的膂力,以及袭承父辈们的英俊潇洒使他成为唐朝贵族公子哥中的翘楚,每日除了花天酒地,一无是处。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混下去。直到有一天,他的师父轰天雷凌振在球场上把他拽住时,薛嵩才幡然悔悟。从此后开始习武,但是对文却一窍不通。轰天雷凌振是野史和小说中杜撰的一个人物,为《水浒传》中东京甲仗库副使炮手,梁山座次在五十二名。招安后跟随梁山军队四处征战,征方腊后幸存,被火药局御营任用。

而正史中则是另有隐士相助。薛嵩在这位叫做“刘钢”的隐士帮助下大有长进,成“万人敌”。但不料父亲官职越做越小,最后其职能袭平阳郡公,管辖着小小的尧都大地。

安禄山造反后,薛嵩即可也起兵呼应,被安禄山封为邺郡节度使,薛嵩几乎从下层官吏一跃而为封疆大吏。唐朝特殊的藩镇*策,给予节度使的权限很大,几乎是“国中之国”的待遇。就在薛嵩正在沾沾自喜的时候,不料一道晴天霹雳让他不寒而栗。

公元年,唐广德元年,在战乱八年后,以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的大唐开始了战略反攻,弑父自立的史朝义兵败如山倒,瞬间使薛嵩失去了犄角依仗之势,变得四面楚歌。

但是薛嵩此刻并没有慌张,相反与父亲薛楚玉在审时度势后,迅速做出了向唐朝投诚的意图。郭子仪部下铁勒人仆固怀恩大兵未到,薛嵩就开门纳降。历史的戏剧性在此上演:仆固怀恩不仅没有对薛嵩予以问罪,相反却上奏朝廷表彰薛嵩起义。

或许是用人之际,或许是张皇失措的朝廷来不及考证,直接封赏薛嵩为检校刑部尚书、相卫洺邢等州节度使。薛嵩从安史叛将摇身一变,成为朝廷的地方节度使。不过此后的薛嵩也没有让朝廷失望,除借助相、卫、洺、邢四州兵马平叛安史之乱的余孽外,还在安史之乱后,极大牵制了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及侯希夷等藩镇军队,

当然,才子还得遇佳人。月黑风高夜,一位身着墨绿色夜行衣的姑娘悄然来到魏州城,只身闯入壁垒森严的节度使府中,神不知*不觉地从老谋深算的节度使田承嗣床头,盗走了一个盛着节度使金印的宝盒,从而巧妙地制止了一场田承嗣与薛嵩之前必发的战争。这个夜行姑娘,就是民间传说的“红线女”,而她又与晚年薛嵩,有着扯不清的情感纠葛。

不过,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薛嵩在稳定唐朝大局的重要作用,为唐朝中期稳定和中兴做出了贡献,或许这也是其上陈列唐朝国之大功臣牌位的凌烟阁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就是当时天下人对凌烟阁最大的崇拜。

但是唐朝也为此付出极大代价:藩镇的尾大不掉,最终断送了唐王朝的气数。而唐朝*权对藩镇的有效管理,以安史之乱是分野,这些“罪名”,多少得算在薛嵩头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