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身为朝廷高官,房子没有窗户,不得不用废弃的车改成窗户 [复制链接]

1#

这是坐落在山西省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的一座明朝的家庙,叫做薛瑄家庙,门匾上赫然写着薛夫子家庙。它是后人为我国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薛瑄的建造的。该家庙始建于年,已经有年的历史了。要知道家庙的缘由,先从薛瑄开始。图为薛瑄家庙正门。

薛瑄(年-年),字德温,号敬轩,山西省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是薛瑄的家乡,薛瑄身居明朝高官、是我国著名的理学大师,河东学派的创始人,由于他曾在朱熹的*洞讲学,深受欢迎,所以人们尊称他为“薛夫子”。图为薛瑄在平原村的家。

薛瑄在明朝当了五年的御史的时候,才勉强在京城买了两间小屋,但是只能放下床和桌椅。最要命的是没有窗户。于是,他让儿子薛淳找来一辆废弃的旧车,拆掉两旁的长木,以中间的方形框作为窗棂,在东墙挖了个洞,把这个“窗户”装了上去。京城的达官贵人都笑薛瑄穷酸,但是薛瑄却坐在窗前,心神通融,四体超爽,立即就忘却了天之高、地之广和屋之小了。图为在薛瑄的家乡的屋子里的薛瑄教子的塑像。

薛瑄的廉洁是实打实的,在他的家乡山西省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的老宅里,可以说是家徒四壁。院子里只有三间东厢房,除了一盘土炕和土锅灶,就是这一桌两椅招待客人和自己写书使用,书架也放在这里,没有书房,没有书案,只有廉洁两个字。薛瑄小时候在这里居住,年,薛瑄辞官后就一直住在这里。比起现在官员的豪宅,你有何感想。

天顺八年(年)六月十五日(7月19日),薛瑄忽觉身体不适,遂将所写文稿作了一番整理,之后伏案写诗道:“土炕羊褥纸屏风,睡觉东窗日影红。七十六年无一事,此心唯觉性天通。”通字尚未写完,薛瑄便与世长辞,时年七十六岁。薛瑄逝世后,朝廷遣使谕祭,并命有司为其办理丧事。次年春又颁下《奉天诰命》,根据薛瑄生前的功绩,赠他为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谥号“文清”。图为薛瑄老宅的院子。墙上的红色都是后人涂的。

薛瑄一生不畏权贵,正统六年,薛瑄就任大理寺少卿,参与刑狱案件审理。身为司礼太监、把持朝*的王振,派人向薛瑄赠送礼物并约请相见,但都被薛瑄托辞谢绝。朝中重臣杨士奇等见薛瑄性情耿直,恐被王振怪罪,都屡次劝他前往王府道谢。而他却正色回答道:“安有受爵公朝,谢恩私室之理?吾不为耶!”不仅如此,群臣到东阁议事,公卿们见了王振都行跪拜礼,而唯有薛瑄行拱手礼,从此王振对他就更怀恨在心了。并进谗言将薛瑄入狱。

薛瑄为官不但清廉律己,而且勤*爱民。他诚恳地指出:“为*以爱人为本。”“做官者,虽愚夫愚妇,皆当敬以临之,不可忽也。”“爱民而民不亲者,皆爱之不至也。”正是在这种爱民思想的支配下,薛瑄做官期间不断地为民请命,为民伸冤,动人事迹广为流传。图为薛瑄家庙。

景泰元年(1年),复官不久的薛瑄奉命前往四川,协助巡抚佥都御史李匡平息川西苗彝作乱。期间,他亲自到各处察看民情,发现当地贪官割剥、横征暴敛,致使百姓生活困苦,冤抑难申,作乱主要由此引起便立即向朝廷奏本说:“番川远夷,但当羁縻之,不宜责以贡赋。图为薛瑄家庙中的薛瑄生平事迹陈列。

薛瑄是明代有名的理学大师。从*以后,他更是勤学不辍,一有空闲,便亲自抄录《性理大全》一书。认真读诵,经常深夜才眠;尤其是冬天的夜晚,他不顾寒冷,仍然燃烛苦读。他在读书中,如有心得体会,便立即记载下来,后来记得多了,便集成《读书录》和《读书续录》,两书共23卷,后成为薛瑄在理学方面的重要论著。

薛瑄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可见其影响之大。图为薛瑄家庙的碑刻。

薛瑄一生不畏权贵,爱民如子,尤其是他的清正廉洁,更是为后人做出了榜样。虽然薛瑄在封建社会时期,难免有对皇帝愚忠的一面,但是他的勤*、廉*、爱民的事迹,永远值得后人仿效和学习。图为嘉靖年间,知县为薛瑄立的砖牌楼,树立与山西省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的村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