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万荣娟是谁都在给谁装台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原味陕西话《装台》上了中央电视塔,听着亲切,听到有外地演员不地道的口音,作为本地土著由不得想笑,哈哈,我这是不是在拆台?

今年有句话,我听的多了,我总用这话来鼓励自己以抚平起伏过高的心跳:“自己哄哄自己!”

是啊!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其实靠得住的只有自己,疗伤也是得靠自己!

我没经过什么大世面,去年国庆假期给儿子在老家办婚礼。不由想起记忆中我的婚礼。

我结婚时什么都不由我,索性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问,真真傀儡一个!

我妈没和我商量直接给定了日子,结婚那天穿的定做的红棉袄从没量过,试过,竟然很合适。我妈是得多操心,多想把我嫁出去!

儿子的婚礼,每一步都和老公心平气和地商量着,还好,因为都本着热闹,简朴,想法基本一致。

热心的周围人各种建议都有。有的说在酒店办省事,有的说在普化街包席好,有的说在蓝田县好……说舍不得花钱的也有。我很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建议。

参加过无数的宴会,在外面包席只有一顿饭,亲友们在一起还没好好聊聊天呢,就散了。散了,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才能再见面了!而在老家,是两顿饭,可以让亲友们多聊聊多聚聚!

十里风俗九不同,有的地方办喜事的风俗是“连吃三天”,不知道别人想的是什么。我想的是太累了,帮忙的也累,客人也累!

为这场婚礼,在从西安回来时就提前筹划准备,回来后不停地请人,不停地买东买西,忙了一个礼拜,婚礼前一两天,我竟然被累的都后悔自己的决定了,是啊,酒店多省事啊。最晚下午两点就结束了,而在我们老家,下午两点,正餐还没有开始!

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买食材时跟人家叮嘱新鲜新鲜!给厨师叮嘱新鲜新鲜,不好的就不要了!怕出什么事情,自己老吓自己。

房顶的左右两侧有矮墙,安全!可是前后没有,怕外地的亲友上楼观看景色不安全,那门又锁不成,每次家里过事都叮嘱帮忙的专门看好!

平时冷清空旷的家门口在婚礼的前一天被租赁的帐篷桌凳弄的有了气氛。新房里被布置的气球装饰的很美丽;每个门上都贴着洒金红对联,亲友们欣赏完后都说内容好字也好——这些对联是热心的师大老师忙火两个晚上写的。

因为没买到更大的双红喜字贴,就把这些不太大的买得多,随便贴!帮忙的人都在笑着,不知道是发自肺腑的笑?还是为我这个第一次当婆婆,啥啥都不懂而露出的理解的苦笑?

老家流传下来的话“娶媳妇盖房,大家帮忙。”我知道凭自己力量把啥也弄不好,就不讲规矩,不给谁下什么命令,放开由着大家,只图把什么都弄好就行了,所谓的好,就是看得过去。因为挑理什么的会破坏气氛的,那也不是我的风格啊!

期间,菲洋不离我左右,时不时搂着我撒撒娇,她玩什么玩的忘了粘我,找不到她,我还不自在了。

新房子里的布局有人说有些地方没弄好,我解释说只是为举办婚礼。有人挑剔地说该有什么菜,我说菜单一个礼拜前都和厨师商量好的,来不及换.......

反正我给别人帮过不少忙,从来都是好,好,好,都好着呢,挺好的呢……你好我好大家好

那几天里,把用的东西,我都称之为“道具”,日子是要自己过,开心过开心的,还得熬不开心的。既然选择在老家办婚礼,忙火一整天,就得开开心心一整天,像演员一样,憔悴的脸上抹粉掩饰,无血色的嘴巴只要亲友们盯着我看时,流露出担心的脸色,我就掏出口袋里备好的口红“补装”。是不是像演员?因为这一天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