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231864.html万泉,一个生产优质大葱的千年古镇。
“万泉大葱”,一个一听就令人生津的品牌特产。
葱,自古以来就是一味美食,亦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菜为充,补精益气”的内容记述。五菜,说的就是葵、韭、藿、薤、葱五种美味菜蔬。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用“指若削葱根”来形容美人的纤指美手。历代文学作品中也常以“郁郁葱葱”、“葱茏”来描述青翠繁茂的秀美景象……可见,葱在我们先辈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和饮食养生中的特殊作用。
一方水土、一方物产。也许是万泉这一方水土适合大葱的栽植生长,也许是万泉这一方百姓千百年来一代接一代的倾情培养,滋育了万泉大葱的优秀特质。它杆粗白长,根本不若“美人指”那样纤弱,倒像是“尉迟鞭”一般虎虎生威;它肉厚质嫩,蛋白质、维生素、糖类、钙、锌、苹果酸等含量优于其他产地同类产品,给人以微辛略甜的独特口感。万泉百姓深以为自豪:万泉大葱,与众不同,男女皆爱,老少咸宜,在唐朝时候还作为贡品进献过朝廷呢!
万泉大葱的栽植历史不知源于何时,这里的百姓已经习惯了祖祖辈辈务苗栽葱,就是在前些年万荣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果业的境况下,万泉百姓也没有丢弃种葱的传统。家家户户在栽植果树的同时,都留下了足量的土地来栽葱,即使一亩果树的经济效益要比大葱高出好几倍。按照他们的逻辑:我们万泉人若不种葱,你们就见识不到什么是真正的好葱!
立冬过后,气温持续走低,人们已经穿上了棉袄。此时,如果您来到万泉乡所在的孤峰山腰,便随处可见一爿连着一爿的坡地里葱农们收获大葱的悠然身影。因为,每年的这个时节,秋粮已经归仓,苹果贮藏入库,大忙劲儿已经过去,收获大葱可能就是这一年之中最后一道大田农活了。葱,生性皮实,不怕磕碰,不怕霜冻。出葱,不像夏收龙口夺食、只争朝夕,也不比采摘苹果谨小慎微、精心呵护。出葱,可以粗放率性,可以悠然自得。看!家家地头随意摆放着的几件物什:一只热水暖壶、一个装满白面馍馍的食品袋、几个板凳、一堆草绳。好一副苍穹之下田野为家的阵势。每块地里,或三、五人、或七、八人。有的负责用铁锨或驾驶机动三轮车拉着犁把葱根的土地翻松,有的负责把葱从翻松的土垄里捡拾出来平摊在空地上,有的负责把平摊在空地上的葱挨个儿从手里过一下,娴熟地捋掉粘着的泥土,码成齐齐整整的一捆一捆,每一捆约十公斤左右,最后在根和梢处各束紧一圈草绳。一件作品,在大伙的各自分工、轮换协作下,就这样完成了。不一会儿,松软的田地里,横七竖八躺满了成捆的大葱,像白白胖胖的婴孩,甚是可爱。劳作中,还不时有人撂一段万荣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爽朗的笑声和着青葱的香味,弥散在山坡上、空气中。累了,就圪蹴在地头,或坐到小凳儿上,围在一起休歇。从暖壶里倒一杯热腾腾的白开水,每人再散一个白花花的酥馍。没有带下口菜,不要紧,顺手抽一棵白嫩嫩的葱,褪掉皮儿,一手端馍,一手握葱。吃一口馍、咬一口葱,咯噌!再吃一口馍,再咬一口葱。咯噌、咯噌!真叫一个生猛、过瘾!此情此景,让人根本体味不到耕耘的紧张和辛劳。这是一幅多么恬淡自然的田园图景呀!这,就是葱农们的生活,简朴而乐观。这生活,就像这一地的大葱,虽饱经风霜,却辛中透甜!
万泉大葱,不仅可生着吃,还可以烹、蒸、炒熟了吃;不仅可作佐料,更可为主菜。小葱拌豆腐、旱地拔葱(豆皮卷小葱)、霸王菜(葱、青辣子、芫荽的组合),是生吃。葱爆羊肉、葱爆海参、葱炒豆糁、葱炒辣子,为烹炒。最值得一提的是蒸着吃,即猪肉拌大葱。这道菜是万荣人以万泉大葱为主料而创出的招牌〝硬菜〞,只有贵客登门才能得此口福。做法就是将大葱切成小节块段,与粉条、面粉调拌一起,在一个大箅子上摊开,再摆放大肉片密密地苫盖其上,然后装入蒸笼,以大火蒸之。未及出笼,已葱香扑鼻;待熟出锅,香气四溢。将整箅子菜搁置餐桌之上,中间再蹲上一碗油泼蒜泥辣子。食者围箅而坐,各取一方,齿颊生香,大快朵颐。真叫一个美!
平常的葱,非常的味。万泉大葱,百闻不如一品!(王梦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