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薛瑄故里 [复制链接]

1#
c#.net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909.html
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可见其影响之大。

薛瑄故里在今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有家庙、故居、尚书陵等遗迹。此处依山傍水,人杰地灵。

(平原村)

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部,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的峨嵋岭台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轩辖黄帝在此扫地为坛祭祀后土,历代先后有皇帝来这里祭祀。其中,汉武帝数次亲临祭祀,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

万荣县环境优美,境内有“两山两水”,分别为稷王山、孤峰山、黄河、汾河。万荣县是“全国现代苹果产业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柿之乡”“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建筑防水之乡”“中国笑话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

(真儒里)

平原村村口矗立着一座高高耸立的石碑。石碑高约六米,质朴厚重,碑面上刻写“真儒里”三字。“真儒里”三字系明代嘉靖三十五年山西提督学校按察副使陈棐所题,河津知县所立。年,平原村将全国*协副主席董其武题字“薛文清公故里”置于碑额,建成碑楼。

(家庙正殿)

薛夫子家庙始建于公元年,红墙青瓦,木质顶梁,历经余年,略显沧桑。前殿有木牌楼,上书“薛夫子家庙”,旁边开有两侧门,匾额分别题“文缵千古”和“清师百世”。家庙正殿上方悬挂着“真在堂”牌匾,正中是薛瑄泥塑像,两旁是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傅山亲笔题联:“果知复性一言,虽四民二氏俱许入祠谒夫子;不辨读书二录,即两榜三元亦虚在世称士人。”

在薛夫子家庙的东西厢房,陈列着薛瑄史迹、功德、从*名言、经典作品、以及社会各界对他的评价等图文,展示了薛瑄的高风亮节和卓越贡献。

(故居)

薛瑄故居是一座坐西朝东的小院,红墙青瓦,清雅幽静。院落不大,仅百十平米。门楼正中悬着“文清公故居”金字木匾,院内四株古柏峭拔挺直。大门正对着三间西房,房内除薛瑄著作外别无他物,颇给人一种古朴简陋寒素之感。薛瑄因丁忧守制等原因,先后在这里生活过近20年。公元年,76岁的薛瑄自知大限已到,勉力正襟端坐,提笔写下“土床羊褥纸屏风,睡觉东窗日影红。七十六年无一事,此心惟觉性天通”的诗句,“通”字最后一笔未写完,就溘然长逝。

(尚书陵)

(文清祖茔牌楼)

(墓地)

(墓地)

薛瑄墓地位于村西一公里处,由“尚书陵”石牌坊、“文清祖茔”牌楼、神道和墓地4部分组成。明宪宗成化年间所建,清乾隆三十二年重修,是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明代陵园。

薛瑄被后人尊称为“薛夫子”,在学问上清修笃学、自成一派;在为官上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在教育方面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值得后人敬仰。

(图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