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测测你是几级劳动能手这些传说中的劳动神器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706/4651026.html

撰文│王飞雁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劳动最光荣》,还记得动画片《小猫钓鱼》中的这首儿歌吗?“五一”劳动节到了,祝所有的劳动者节日快乐!

小编今天送上一个好玩的小测试,测测你是几级劳动能手。下面有10组劳动神器,你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吗?跟着旧闻挖掘机(ID:BJTmachine)一起来劳动吧!

+

不卖关子,揭晓答案!

1.搓板棒槌

在没有洗衣机的年代,搓板是洗衣服时最常用的工具。

可是,一提到搓板,你脑子里是不是会闪过这样的画面?↓↓

随着历史的行进,搓衣板的主要功能发生了改变,由最初用来洗衣转变为了惩罚的“刑具”。于是,搓板有了两个功能:

功能一:搓洗衣物

功能二:惩罚刑具

话说,你小时候跪过搓板吗?或是被媳妇罚过?哈哈!

说到了搓板,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洗衣神器——棒槌↓↓

住在水边的女人们洗衣服,往往使用棒槌捣一通。

除了能洗衣服,“棒槌”这个词还是一个俚语,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呵呵,留个言跟小编对对答案吧!

2.鸡毛掸子

鸡毛掸子是一种用鸡毛绑成的清除灰尘的用具。你知道鸡毛掸子的由来吗?早在四千年前的夏朝,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制成了第一把扫帚。

记得电影《叶问》里的这个片段吗?凭一把鸡毛掸子,叶问把前来挑战的“金山找”教训得屁滚尿流。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起小时候老爸手中的鸡毛掸子?一想那画面,现在都会浑身发冷,有木有?哈哈!

3.火筷子

火筷子是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还记得这些伺候炉子用的家伙事儿吗?从左至右依次是:火筷子、火钩子、火钳子、小煤铲儿,凑成了“四件套”。

小编对火筷子记忆尤为深刻,因为它“一物三用”:生火时用它捅蜂窝煤的眼儿;滑冰车时能当手杖用;对于调皮捣蛋的男生来说,则是老爸手中的“凶器”。

答案揭晓到现在,好像一直没离开老爸的“凶器”,搓板、鸡毛掸子、火筷子——名副其实的“揍娃三宝”啊!~~

4.缝纫机

缝纫机,顾名思义,就是做衣服用的机器。70后对缝纫机都不会陌生吧?

小时候,每年春节前,老妈就开始没日没夜地踩缝纫机。喜欢听那有节奏的“噔噔噔噔”声,这声音预示着,马上就有新衣服穿了。

你知道70年代的结婚三大件是什么吗?答案不是房、车、存款。而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可见,缝纫机的地位不一般吧!

5.簸箕

一说到簸箕,你是不是想到了它?↓↓

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NO,NO,今天说的不是指纹的簸箕。

其实,除了指纹,还有2种物品被称作簸箕。一种是咱们扫地盛垃圾用的。另一种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就是它↓↓

从容量上看,有大笸篮、小笸篮,从形体上看,有正方形笸篮、圆笸篮、长方型笸篮;从用途上分有盛馍笸篮、针线笸篮、旱烟笸篮等。

6.碾子

碾子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

过去,这种工具在农村很常见。北方大部分地区麦子、玉米等粮食碾碎加工时使用石碾子。随着电气化的发展,现在在农村已经很少用了。

碾子也泛指类似碾轧东西的工具:汽碾子,药碾子等。听过这句歇后语吗?路碾子碾罗锅——死了也值(直)了。还蛮形象的哈。

7.水车

确切地说,这种是龙骨水车,也叫“翻车”、“踏车”,是灌溉用的农具,历史悠久。一般安放在河边,下端水槽和刮板直伸水下,利用链轮传动原理,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装在木链上的刮板就能顺着水把河水提升到岸上,进行农田灌溉。

小编最早见到水车,是在这个动画片里。《神笔马良》,记得吗?连日大旱,地里的庄稼都快蔫死了,乡亲们只好一桶一桶从很远的地方提水来。于是,马良用神笔画了一个水车,让乡亲们灌溉浇地。

如今,龙骨水车作为灌溉机具现在已被电动水泵取代了,然而这种水车链轮传动、翻板提升的工作原理,却有着不朽的生命力。8.纺车

纺车是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生产线或纱的设备,以前在农村比较常见。

纺车历史悠久,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扬雄的《方言》。年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形态生动的人物正在织布、纺纱和调丝操作的图像,它展示了一幅汉代纺织生产活动的情景。

最初的纺车只能一手摇一手纺,一人通常只能操作一个锭子。后来人们发明了脚踏式纺车,用脚踏取代手摇,双手都解放出来,一个人也就可以同时操作多个锭子。元代时,人们还改进了纺车的驱动方式,用水能取代人力。

9.辘轳

辘轳是提取井水的起重装置,流行于北方地区。

《辘轳女人和井》,还记得90年代初的这部热播剧吗?它是反映农村生活变革的《农村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名气更大了,就是传说中的《篱笆、女人和狗》。可见,过去在农村,辘轳是多么重要的劳动生活工具。如今一些地下水很深的山区,也还在使用辘轳从深井中提水。

10.压水机

压水机采用杠杆来推动,可以把在地下很深的水压上来。

那么问题来了,辘轳和压水机有什么区别?压水机可以把十几米深的地下水压上来,常被用在需要把水压高到超过10米的各种场合。

记得吗,中学时,物理里常有关于辘轳和压水机的考题。当时见都没见过这两样东西,毫无感性认识,全凭物理知识解题。那是有多不容易,顿时觉得很佩服自己,有木有?

怎么样,你答对了几个?

答对9-10个:特级劳动能手

答对7-8个:高级劳动能手

答对5-6个:中级劳动能手

答对3-4个:初级劳动能手

答对1-2个:入门级劳动能手

劳动是脑力与体力的结合,是强身健体、益智健脑之佳品,总之就是好处多多啦!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小伙伴们,劳~动~起~来~吧!

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旧闻挖掘机(ID:BJTmachine)

寻找那些年、那些人、那些地儿……

北京日报新媒体部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