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天气不错,正适合收获。在万荣县,多亩中药材勒马回长势喜人,当地药农抓住晴好天气,忙着采收、晾晒,最让药农们高兴的是,今年勒马回每公斤的收购价格达到40多元,比往年涨了1倍多,创历史最高。
勒马回
《万泉县志》药类栏目中记载一种药草名叫“勒马回”:长尺许、尖叶、紫花、性寒、味苦、山(孤山)中多有,能治诸疮。”这种药草本来没有名字,提起定名,还有一段辛酸事哩。
不知那朝那代那辈子,孤山上住着一位药农,以采药为生,他有个独生女儿,长得身材窈窕,眉清目秀,聪明敏捷。她不但针工活计做得好,而且识药,懂得药理,采下药草,能给人们治理百病。药农心爱如掌上明珠,起名叫药姑。
父女俩住在山上,每日里跑遍山岭、涧边、岸际、田头、泉沿,采集孤山上生长的黄蓍呀、远志呀、知母呀、黄芩呀、天门科呀、防风呀、王不留呀、苍术呀、车前子、沙参等药草。每遇到产妇奶水不下,药姑就采王不留,煎服之后奶水直流;如遇小便不通者上山求医,药姑就采车前子,熬喝以后,小便就利了。药姑采药治病的事,远近闻名。
万泉知事的儿媳妇,常常自然流产,知事为这病犯了愁,听说药姑医术高明,就带上儿子和儿媳上山求医。药姑诊断了病情,知道是胎不稳,就到山坡里采回黄芩枝叶,叫知县回去用水煎服,果然起了安胎之效。谁知这个儿媳怀了十个月的胎,临生,却患了难产症,急得知事夫人、儿子旋圈儿转。最后还是儿子骑上快马,又牵一匹快马把药姑请下山来,用车前子和蓖麻仁催生,顺利地生下一个胖小子。
知事夫妇得了孙子,又通过安胎、催生两大关,喜出望外,对药姑恩情定要厚报,谢医的差事,就派给儿子。谁知,儿子是个纨绔子弟,花花公子,两次求医,见药姑容貌出众,便生歹意,这次派他谢医正中下怀。他骑上快马,奔上山来,到得药农家中,不见药姑,将礼物交给药农,问得药姑去处,快马加鞭,赶往乱石岭头,药姑正在岭头采药。公子跳下马来,说明谢医来意,三言两语,动起手脚。药姑向来安祥,没有料到这一手,赶快逃避。尽管她健步如飞,怎能比得上善跑山岭的快马。她在前面逃,歹徒骑马追,追呀追,逃呀逃,逃到悬崖绝壁的顶头了,再也无处再逃了。歹徒哈哈哈发出了狞笑说:“看你往那里逃!还是你我成为夫妻吧!”说时迟,那时快,药姑坚不受辱,纵身跳下了悬崖。从此,孤山乱石岭两边的金顶东西两壕的灌木丛中,生出了一丛丛开紫色小花、长着缺刻小叶的小草来。药农薅起一根,拿在手中对围拢的人群说“这是药姑的化身”,众人无不惊讶和惋惜。药农将这种没有见过的小草采集回去,煎煮、试验,认定是一种消炎药草,能治人畜无名肿毒。吃了这种药,对于刚萌发的恶疮,能够撤回;对于难破的疮痍,能够催熟早破。后来,经过临床使用,果然如此。时间久了,大家问:“这种药草叫什么名字呢?”药农叹息说:“歹徒未能悬崖勒马,逼死药姑,药姑化成药草,撤回恶疮。唉!就叫勒马回吧!”这种药草就这样定名了。
南张尚家郝清杰:万荣苹果网上卖实现创业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