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院校从ldquo规模扩张rdquo [复制链接]

1#

对口单招本科上线居全市同类校第一!

中考成绩在分以上的学生超名!

对口单招班招生线超区普高投档线25分!

这个夏天,铜山中等专业学校喜报连连。假期,校园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铜山中专在迎来“拐点年”,实现“新跨越”。

在淮海地区诸多中职院校当中,徐州铜山中专无疑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铜山中专校长滕道明看来,“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德才兼备人才,以满足各个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使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腾飞。”

以情办学,用心筑梦。铜山中专的坚守,迎来累累硕果。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级重点学校”、“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学生资助先进单位”、“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学生管理30强”等称号,用实力教学,用荣誉证明。

“铜山中专的办学水平引领了徐州市职业教育发展”。徐州市副市长李燕在铜山中专调研时要求,学校要继续办好重点专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培养名教师、名校友;继续擦亮养成教育名片;跟进地区产业发展,开设新兴专业;培养服务徐州地区产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养成教育培养影响一生的好习惯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可以受用一生,坏的习惯,则危害一生。

秉承德育为首、德技并重的办学理念,铜山中专高度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牢固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育人宗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培养习惯好、技能强、会做事、能做事的新一代合格中专生。

1

生活上

学校以宿舍管理为抓手,实行“亲情式照顾,军事化管理。”在铜山中专,宿舍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男生宿舍没有鞋袜臭味,女生宿舍没有乱堆乱放,这只是最低的要求。”滕道明介绍,学校老师教学生将被子叠整齐,物品摆放整洁有序,宿舍的面貌焕然一新。“个人良好的生活物品摆放是小事,也是内涵式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长期坚持后的习惯沉淀。步入工作岗位,良好的习惯就是员工职业素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2

技能学习上

铜山中专以社会实践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校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及“学徒制”的要求,安排学生进行为期1—3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切身实践,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遵规守纪的意识,为今后更好的就业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心理健康塑造相伴一生的好品质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立德,心为先”,在铜山中专,一支强大的心理咨询服务队伍,守护着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学校现有专兼职持证心理老师17名,其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8名,三级心理咨询师9名。由郭艳梅老师领衔的心理咨询室,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郭艳梅校园心语名师工作室。

每学期学校都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多项心理活动。如:个体咨询、团体讲座、心育进课堂、观看心理电影、举办心理运动会、拍摄校园心理剧等,每年4、5月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创办《校园心语》50余期,该报成为学生、老师、班主任心理交流的重要平台。

自信,阳光,成了铜山中专学生的青春名片。

筑梦成长点燃奋斗一生的工匠激情

创新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学长技能成长的不竭动力。而创新,也是铜山中专的又一特色品牌。

近年来,学校把自主科技创新,推进实践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品牌专业内涵,学校建立了首席名师制度,成立的刘强文创新工作室,TRIZ创新理论在实践中融合,众多学生在各级创业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与中国矿业大学、中能硅业、华润集团、徐州创新谷建立产教技术紧密关系,形成共同生态链,通过践行科技创新,学校优化了技术生态,工匠精神在实践中弘扬,内涵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学校成立了“科技创新工作室”。

铜山中专科技创新社团成立。科技创新社团以创新为核心,以工作室为平台,以技术创新培训为载体,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促进师生专业快速发展。

刘凯同学的作品《船舶防颠簸装置》荣获第七届国际发明展金奖暨徐州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年被教育部评为”筑梦大国小工匠,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资助育人百名成才典型”,“徐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江苏省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也纷至沓来。

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徐州市青少年科学特色学校。创新工作室研发的5项作品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创新大賽获奖。

科技辅导员队伍中,施学兰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滕道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徐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优秀辅导员”;刘强文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创新实践最佳伯乐”。

站在新起点,

谋划新发展。

建校32年来,徐州铜山中等专业学校开拓进取、立德树人,向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的技术人才。

今后,学校将向精细化迈进,向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个中专生都能成人、成才,成为习惯好、技能强、品质高的“优秀工匠”。

更多职教咨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