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对古代风水学的几点认识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好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30819/4239804.html
现在人像议论建筑风格一样,也到处都在谈风水。但具体风水讲的是什么?又讲不清。我对风水的认识是:风水是先人对环境好坏的一种称谓。先人讲风水的好坏,实际上是在讲人们生活环境的好与不好。它是一个很笼统的判断。加上古人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如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等的古代名词,使现代人捉摸不透,无法操作和遵循。所以很希望有人能用现代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解释一下:风水到底讲的是什么?我的浮浅认识如下,抛砖引玉,以供探讨。我认为风水主要是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一是朝向,二是地形,三是景观。一、风水定向。1、风水以主人背阴朝阳的习惯为标准,确定周围人事的方位和关系。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无处不在的真理!同其它生物一样,人也有向日葵的习性,背阴朝阳(古人形象化地称负阴抱阳)就成了我们的习惯。先人根据长期的生活和生产经验,以自己——人——为中心,习惯性地以背阴朝阳为准,来界定自己前后左右的人和事。用风水学对村落、宅基和墓地进行选址与规划时同样如此。这里所说的主人,对村落来说,就是村民。对宅基和墓地来说,就是户主和墓主。关键是以主人背阴朝阳为准,来选择其前后左右、南北东西合适的地形。下面《人体背阴朝阳搂抱图》就是我们人习惯性的动作和姿势。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当自己背阴朝阳而立的时候,太阳永远从自己左边的东方升起,到右边的西方落下。从而摸索出我们中国人是居住在地球赤道线以北的北半球。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建房必定要坐北朝南,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接纳到阳光。人体背阴朝阳搂抱图由于人背阴朝阳的习惯,再加上中国长期贯彻封建社会尊卑有序的礼教,使《人体背阴朝阳搂抱图》又成了中国人居中为尊、上长下幼、左大右小顺序定位规律的来源和依据。因为从上图可以看出:人最主要的部分——头——是居中又居上的。身子和左臂右膀都位于头的下方。太阳从左边升起,迎来光明;而从右边落下,进入黑夜。由于上述原因,所以中国人列队都要把领导(头头)拥在中间。摆酒席、建房子都遵循:居中为尊、上长下幼、左大右小这个顺序的定位和规律。请看《中国酒席的方位和顺序图》和《中国传统民居房间尊卑序列图》。中国酒席的方位和顺序图

中国民居房间尊卑序列图

2、定向的方法:用立竿见影来操作和实施。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一年四季昼夜的时间是不等的。夏季白天长,冬季白天短。而冬至日又是全年白天最短的,因此冬至日的光照最少。为了使自己居所的日照时间最大化,就得使冬至日的日照时间最长。立一根竿子在空地上,太阳一出来,它就有影子。其影子随着太阳从东方升起,慢慢到西方落下,影子也跟着从西方慢慢转移到东方。在这个过程中,太阳升起时和落下时,影子都最长;只有到正午12点的时候,影子最短。因为正午12点的时候太阳在立竿的正上方最高处,太阳高度角最大。因此风水学就以一年之中冬至日正午12点日影的指向为标准,使房基长边与日影相垂直来确定房屋的朝向。这样该屋的日照条件就是最好的。后来人们发明了日晷和罗盘,都是风水师用以计时和定向的工具;它们全都是根据立竿见影的原理设计和制造出来的。立竿见影定基图(注:使房基长边与冬至日12时的竿影相垂直)二、用神兽形象化地来表达朝向、方位和地理形势是风水学的一大特色。风水学上认为:村落一定要选择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地方为最好。前、后、左、右,现代人个个都懂。朱雀、玄武、青龙和白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弄得现代人摸不着头脑。先人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经验,对环境中万象的进一步感知,认识到:东边日出后,万物开始活动,到处欣欣向荣;犹如春天万物复苏,青草开始生长一样;因此就把左边、东方定为春和青龙。日落西山后,天空渐暗,万物开始模糊,渐渐消失在黑暗中;犹如秋风扫落叶后,一片萧条;因此就把右边、西方定为秋和白虎。南面朝阳,一片光明,万物自由飞翔;万类霜天竞自由,充满着希望;因此把前面、南方定为夏和朱雀。北面背阴,阴影浓罩,黑暗;利于蜇伏、休息和躲藏;犹如不动的万年神龟;所以把后面、北方定为冬和玄武(玄武即神龟)。由此古人把自己的居所与四方、四季以及色相和神兽相联系,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并将它们一一对应起来。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总结,称之为风水学的语言表达。请看风水学中《人与四方、四季和色相、神兽的对应关系图》。人与四方、四季和色相、神兽的对应关系图三、趋利避害(古人称趋吉避凶)是决定风水好坏的基本原则。做任何事都要趋利避害,这是人之常情和本能。古人总结出:具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山水形势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最有利,被称之为风水宝地。原因有以下几点:1、风水宝地给家园创造了最安全的地形环境。

无论是村落、住宅,还是墓地,安全都是必须的。先人们在漫长的农耕自守的岁月里总结出:要达到安全,必须自身要处于比较隐蔽的环境中,同时又要有良好的视野才行。因为自身隐蔽,就不易被发现而受到伤害。另外有良好的视野,就可以即时发现敌情,而及早做好应对的准备。什么样的地形能同时符合这两个要求呢?人类的经验告诉我们:母亲用双臂把自己的孩子搂在胸前的时候,孩子会感到最安全。

大地是人类的母亲。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左有青龙、右有白虎的地形,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在呵护搂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正是我们建设家园最理想的风水宝地。因为:前方有可以自由飞翔的开阔平地(朱雀),能容得下母亲的孩子(村民);同时视野又好,容易发现前方的敌情。后面有高稳的靠山(玄武),使自己不至于腹背受敌;敌人真要进了村,村后绵延不断的山脉和森林,也利于村民逃跑与躲藏。左右有青龙和白虎(即村庄左右有较低的山岗)像母亲灵活有力的左臂右膀一样呵护着家园和村民,使村庄隐蔽,不至于暴露无遗,也是村民躲避与逃跑上山的捷径。这对新四军和八路军打游击常住在山村的村民来说,都有切身的体会。如安徽泾县县委王乐平书记,文革时就被冰山村村民藏在冰山村内,直到大联合为止,从而躲过了红卫兵的批斗。因为冰山村是泾县与青阳的分界山,是新四军打游击常住的山村,只有一条进村的路,当村民一发现有红卫兵要进村,马上就通知王书记往山上跑,山上还有神仙洞可以躲藏。神仙洞陌生人是根本找不到的。请看《风水宝地来源图》和《徽州陈霞古村的航拍图》。

风水宝地来源图

徽州休宁陈霞古村落

(注意:此处山环水绕,聚集了许多古村落。

正前方古村就是典型的风水宝地格局,

请细看照片中的标注)

为了安全,除了运用风水学进行选址以外,同时也运用风水理论进行规划和布局。如为了使村落的出入口(风水上称上、下水口)更加的隐蔽和利于防守,最常见的就是在天然水流进出村落的地方设置村口林、土地庙或村落院墙和村口门楼。最典型的就是山寨,每座山寨都有围墙和山门。这些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事实。如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东边进村有锺秀门,西边出村有平岭洞。都是防御性能极好的石砌门洞,易守难攻。查济村村口门洞

2、风水宝地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理想的生态环境。

人在获得安全生存下来以后,还希望进一步能得到发展。这也是风水选址需着重考虑的因素。风水宝地要求的所谓前有朱雀、后有玄武,根据前面的论述换成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求风水宝地既要坐北朝南,又同时要背山面水。因为坐北又背山,从根本上就挡住了冬天寒冷的北风对家园的入侵;它面水又朝南,从根本上又解决了家园内所有人家的日照和用水问题。这冬暖夏凉的大居住环境就得以形成,从而非常适合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另外村落都建在山脚坡地上,使前面有开阔的田野可供耕种,后面又紧靠山林,果木森林中山珍和禽兽丰富;溪水河流从村前或村中逶迤穿过,鱼虾游弋,生机盎然。这坐落在大范围的青山绿水和碧田之中的家园,有足够的田地、足够的山林和常年流淌的河水、溪流,给居民提供了无限的生生不息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故风水宝地带来的生态环境确实是人们所理想的锺灵毓秀的家园。请参见下面的《风水宝地生态条件图》和实例——江西婺源巡检司村。

江西婺源巡检司村

(注意:村前有河流和广阔的田野,

村后有茂密的山林)

3、风水宝地还给家园带来了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环境。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风水宝地的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非常理想。让人们劳作在大自然中,生息在大自然中,整个家园都变成了大自然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即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最理想的家园除上面所说的要具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地形之外,在其前面开阔的田野的远方最好还有朝山作家园的对景,在家园与朝山之间还有较为低矮的案山作过渡性中景。这样,除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左有青龙、右有白虎的近景之外,住在风水宝地家园里的人们就能天天享受到近、中、远相结合的更加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请参见下面的照片。

徽州休宁陈霞古村落

(注意:古村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我们从许多家族的宗谱中都可以看到每个古代村落的阳基图和八景诗。它们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美好家园的热爱与赞美,这说明用风水学的理论选择的家园、其村落景观是多么的理想与美好。如我所知道的泾县境内的几个古村落的八景如下。

泾川八景

水西春色、秋霜暑雨、赏溪烟树、岩潭秋水、

承流积翠、湖山霁雪、幕溪晓月、旵山夕照。

水东翟村东园八景

东园古渡、吊隐遗台、狮象奇石、垒玉仙墩、

虹岗孤阁、松寥云树、龙潭秋月、九里烟波。

万氏十二景

万村古渡、九里麻川、桃潭春涨、燕洞晴岚、

姐妹奇石、狮象巍矶、丹山翔凤、苍石蟠龙、

由山耸汉、石壁回澜、玉屏垒翠、朱井流丹。

厚岸八景

星桥步月、铜峰塔影、横塘观涨、双林晓鐘、

文楼朝旭、东台书声、柳溪晓烟、西山牧笛。

查济八景

独山巨迹、罘架高标、狮山吐曜、岑峰址脉、

猎垅神坛、叶冲乔木、长城仙茔、石柱呈奇。

茂林八景

齐云耸翠,大溪拖蓝,东村春色,西山照料,

茂林乔木,魁山遗风,东岗中绠,阳山北障。

南容八景

双桂流丹、玉屏锦绣、永丰晓锺、望龙久照、

盖山浮龟、潭水鸣琴、齐云耸翠、东流夜月。

铜山八景

文笔投池、墨峰晓雾、象山春鸟、画屏久照、

密岩晚钟、松园夜雨、鲤潭秋月、银岭积雪。

以上泾县几个古村的八景诗,在当地居民家谱中都有明确记载。都是当地先人经过长期生活的切身体验总结出来的。这些景观给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曾经带来过无限的乐趣与骄傲。现代人应该循着这个足迹,逐一认真将其修复,并加以大力宣传,就成了本村具有历史故事的生动无比的旅游资源。对现今各村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本地的旅游都有极好的利用价值。拿上面水东翟村的东园八景为例,花不了多少投资和时间,全部都能重现在现代人的面前。如80年代初,当地*府各部门齐心协力发动群众,只花了1万元就在垒玉仙墩上复建了怀仙阁,使桃花潭景观立刻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桃花潭怀仙阁东南大学出版社晏隆余先生拍摄(注:阁仅80多平米,由当时县城建局、水利局、陈村镇*府和当地村民共同复建。本县建筑设计室设计,本县建筑公司施工,全尽义务。柱础是陈村建筑队翟陆生捐献。)八景中的“松寥云树”,只要在现桃花潭镇双荷花塘上面的团箕山处复建一座“对松阁”(历史上对松阁的石匾原在双荷花塘边上,我还见过),该景也会立刻呈现出来的。现在的条件比80年代好多了,关键是现在各方面的人要有真心振兴当地的想法和行动,事情才一定能办得好。另外,只要自己具有了当地先人欣赏当地美景的眼光和角度,许多历史景观马上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现代人实际上是没有开发出当地先人欣赏当地美景的思维与角度,让自己站在美景面前也看不见美景在哪里?如“狮象奇石”一景,踏歌岸阁正立面就是一个大张口的狮子造型:其两侧楼梯间的2个圆形窗洞是一对圆睁的狮子的大眼睛,而上圆下方的入口门洞,则是狮子张开的血盆大口。对面登级上垒玉墩,在拐弯处的潭水中就有一尊很大的活龙活现的象鼻子石露在水面上,正在吸水。只是过去炸鱼时把象鼻子形状的岩石炸倒了一小块,至今没人给扶正,损坏了象鼻子的形象。请看下面的照片。东园八景中的狮象奇石景观(注:踏歌岸阁为张口的大狮子,怀仙阁下面潭水中被炸倒的为象鼻子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两个旅游公司在泾县桃花潭搞开发,但他们都没有将这八景开发出来。有的反被开发者给破坏了。如在东园渡口万村一侧,建了一座体量庞大、用料与形制都与渡口亭不相称的、与渡口毫无关系的摆设亭,真是大煞风景。又如,在吊隐遗台至彩虹岗临潭处建了一排单调重复的“别墅”群作为游客的接待区。这不仅给美丽的桃花潭带来了视觉上的污染,其生活和餐饮垃圾也给桃花潭清澈的水体带来了潜在的威脅。这都是最让人感到遗憾的事。请看下面的照片。

泾县开发桃花潭后建的渡口亭

泾县开发桃花潭后建的别墅群从上面的照片可以看出:五开间、石柱、歇山顶的万村渡口亭,形制上规格过高,而且亭内也没设坐凳,空空如也,纯粹是个摆设。建议拆除。重建一座一半伸进水中、一半搁在岸上、两侧都便于停靠渡船的水岸跳板和沿河的部分洗涤埠,便于村民下河洗涤。使船工停靠方便、游客上下方便和村民洗涤方便。这些便民的简易设施,既实用,又能时时创造出游客上下船的便利景象和一年天不间断的村民洗涤景观;何乐而不为呢?东园古渡《泾县志》载:“嘉庆五年里人翟永课捐修大小二船以济。翟绳祖有记曰:我族东园古渡,往来稠集,自黎明至夜分,无虚晷刻,非大船不克允济,兼取快便添设小船。择勤敏者予以资斧,停掌杈棹。向来措办俱出宗祠忠孝堂公顷,近因应给不周,时籍另星勤输甚弗周章,今岁夏巡五谋于同族,自修大小二船,並给司渡人食用费银八十两。因言此事须有专款方能持久,慨将自置湾址市房计价两助入宗祠,岁收租银为济渡永远之资。族尊户众咸嘉其义,请其二代木主崇记飨堂兼拟勒石而嘱余为文。余谓有渡则行旅便,有资则修造易,有粮则司掌勤,义举一人而功归合族,洵不朽事也,因誌之以为好义者劝。嘉庆五年岁次庚申季秋月绳祖撰。”我建议家乡将这块碑记重新在东园古渡竖立起来,以彰显桃花潭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乡风民俗。这碑本身只要好好规划和设计一下,就等于恢复了一处非常独特和重要的历史景观。吊隐遗台处后建的别墅群,是开发商为了省钱,用同样的一张图纸重复建造,形成了单调乏味一字形排列的外观造型,与村内无一雷同的民居相比,真的大煞风景。还把原来该处的太白楼、锦浪轩的历史景观给湮没得看不见了。四、天然十全十美的风水宝地很难找。最好的风水宝地,也需要人们在规划和设计上下功夫,使其更加完善与理想。通常调整风水的办法有以下几种。1、建风水塔。在村口东南方向的山岗上建文峰塔,以倡导村民的学习风气,期待文风昌盛,仕途通达。如泾县查济村的如松塔,茂林村的飞雄塔都是风水塔,而不是佛教性质的佛塔。其造型如同一支笔,上下一样粗,不收身。建有文风塔的古村,村内民居的前院大门多数都对着塔,让全家人只要跨出大门,迎面就看见塔,时时提醒自己,要好好学习,努力上进。塔成了村民心中的理想和动力,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为提升全体村民精神境界而营造的全村共享的公共景观,对村民起的作用是长期的、持续的、非常大的。很值得现代人学习。查济星吾公大夫第大门对景——如松塔2、竖照壁。古代村落中的民居大多都有前院晒场,因此厅堂的大门都对着前院的围墙。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坐在厅堂内的主人和客人有一个好的对景,就把正对厅堂大门的前院墙作为照壁来进行处理。处理的办法是:在该院墙与厅堂轴线相交的根部砌一个花池,栽上花;同时在花池上方的院墙上与人的视线相称的高度书写一个大福字。这样从厅堂内望出去,就能欣赏到一个生机盎然带祝福意味的立体图画了。这是民间最普通常见的改善家居风水环境的办法。请看下面的照片。查济村王兆兰宅厅堂大门前的照壁3、调门向。古代村落中也有许多民居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没有前院,厅堂的大门就是民居的大门。此时的大门如果正好对着一条与自己垂直的路巷,会让路人直视宅内,还会遭巷道风的直吹;或者是对着一方墙角、一棵大树、一座山峰等等的凸出物,形成视角上的对冲,让主人坐在堂心和每次出门都感到犯忌。从风水学上就需要调整门向。调整门向的办法有两种:1)大门不在正中开设,偏移稍许,以避免对冲,从而消除犯忌。2)大门仍然归中设置,但将门向内旋转一个适当的角度,以使大门避开犯忌而达到所对景观比较理想为准。通过上面两种调整门向风水的办法,消除了不利因素,让宅主人的心灵得到了安慰。这确实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在许多古代村落中都能不时地发现一些歪门和斜道的特殊做法。如下面的两个例子:一个将门向右平移,使它不居中,从而避开了对面的路巷。另一个则是将大门从前檐墙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从而达到了同样的目的。风水学上调整门向的两种做法五、阳宅与阴宅在朝向和对景上的区别。风水学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因子所组成,只是因为两者组合的比例不同,从而形成了万事万物。从现在物理学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宇宙具有粒子与波两种性质。粒子是看得见的物质(势能大、动能小),而波是看不见的光(势能小、动能大)但能感受到。佛教上的七级浮屠,以我的理解应该就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矿物、植物、动物、普通人、天才、圣贤、神——这七个粒子与波比例不同的组合所形成的七种不同层次的形态。矿物基本上由纯粒子组成,它的势能极大,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动能(处于一维空间之中)。植物的动能比矿物略大,已经看得出它能生长(处于二维空间之中)。动物比植物的动能更大,它已经能独立奔跑(处于三维空间之中)。普通人在宇宙间是居中的、其动能与势能基本达到平衡(生活在四维空间里)。天才、圣贤直到神,他们的动能一个比一个大,而势能一个比一个小;直到神为止,就只能见到光,而完全见不到粒子物质了。另外,从矿物到神的这七种形态,通过修行,改变自身动能与势能的比例以后,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凡人通过努力,也能成为天才、圣贤或神仙。爱迪生就认为: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王阳明、孔孟和老子以及释迦牟尼、耶稣等等也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人。另外还有一些人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倒退成了禽兽不如的东西或者呆头呆脑的木头。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来加以表达。七级浮屠通天塔在风水学里,为了达到阴阳互补和平衡,在阴宅和阳宅选址时,特别要注意定向上的不同。即阴宅要对凸,阳宅要对凹。如果大门对面是座山,阳宅的大门就要选择对向山凹,千万不能对着山峰。恰恰相反,阴宅则要对着山峰为好。有的风水先生把对着的山凹,还起了一个好听和吉祥的名字,叫做“儿童读书处”。因为山凹像一个读书人用的两头翘起、中间低平的案桌。下面是安徽东至县许村的许氏宗祠的照片。该祠前后四进,它背靠莲花峰,面对笔架山,兆吉溪从其前方的村中穿过。从祠堂大门向前和上方望去,门前的山水组成了一幅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山水图画;给人一种近处开阔、远处高远无比的意境。安徽东至县许村许氏宗祠大门的对景

综观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简略地用现代的话来说:风水学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学+景观学。其中生态学着重解决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景观学则侧重于解决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日常景观问题。两者一结合,就非常完美和圆满地解决了我们所需要的家园环境的问题了。只是先人的表达方式与我们现代人不同,再在精准程度上没有量的规定。但风水学从其诞生的思路和方法上还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加以认真研究、学习与借鉴的。

秋日闲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