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震惊河南这些景区出现过的诡异现象,是真 [复制链接]

1#

出门旅游,有人喜欢视觉和心灵双重享受的自然美景,有人偏爱学识与修养一同提升的人文景观,而也有人追求刺激、享受恐惧,爱探索自然界中无法解释的奥妙。

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河南省内6处发生过诡异现象的景区。温馨提示:最后一个为“*村”,胆小者慎看!

1黛眉八大未解之谜

黛眉山景区是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地处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内。据说,黛眉山上有八大未解之谜:

黛眉仙灯,据清代《济源县志》记载,王屋山不时出现“王屋神灯”。实际上与“黛眉仙灯”是同一种现象,它们实际上是“一盏灯”。最近出现的一次,是在年7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晚上十一点左右峪里村不少人目睹了黛眉仙灯的真切的一幕。

半夜日出,在黛眉山一般出现在夏天或秋天晴朗的夜晚,持续时间短则一小时,长则数小时。年8月,有人亲眼目睹了黛眉山“半夜日出”的奇观。

黛眉石语,在黛眉山有这样一块会说话的石头,每个季节变化一种声音。春天时,它发出的声音像犬吠;夏天,声音如蛙鸣;秋天,声音苍凉如牛叫;冬天,声音如猪哼。

百里钟声,黛眉庙里有一口大钟,铸造于唐代,重数十斤,生铁铸成。这口钟式比较古朴,并无特别之处,奇怪的是,这口钟的钟声悦耳,钟声可传一百多里。实际上这口钟在民国33年撞响最后一次后,已经失踪了,也许它仍在黛眉山某个山洞中静静地躺着。

夏日结冰,《黛眉山遗稿》当中写道:“黛眉山西北麓下,有石洞,中有水自秋历冬不冻,惟三伏之时及成冰焉。”

悬棺之谜,所谓悬棺,是指人死后用棺材装殓,然后把棺材悬于山崖上这种悬棺葬多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中原地区比较罕见。可是黛眉山却有一个悬棺区。

金洞之谜,据《黛眉山遗稿》记载:黛眉山又名大媚山,山上有大媚洞。但是,自明末以后,大媚洞神秘地消失了。传大媚洞的消失与李自成以及义军宝藏有直接的关系。

黛眉仙乐,黛眉山中有一处山谷名曰仙乐谷。山谷处于两座山峰之间,谷中古木参天,石上瀑布傍流,百花盛开,是人间难得佳境,仙乐谷得名于山谷有奇特的音乐之声。

2日军炮击老君台,13炮弹无一爆炸

周口鹿邑县是老子出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境内的太清宫、明道宫是老子出生、讲学的两大景观。而明道宫里的老君台,则是鹿邑县一处独有的景观。

老君台,传说为老子修道成仙飞升之地,故初名“升仙台”“拜仙台”。建于汉代,盛于唐代,多次毁于兵乱,后历代修葺,已有多年历史。台高8.84米,台底面积平方米。山门下青石台阶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

据传,年6月1日上午,侵华日军第4骑兵旅团藤田所部从安徽亳州方向进犯鹿邑县城。当年鹿邑小城全是低矮的平房,这座高高耸起的老君台被日军认为是一处军事据点,日军想先拔掉这个据点,于是用迫击炮向它一连发射了13颗炮弹,大有要把它炸平之势。但日军只听见炮弹的出膛声,却没听到炮弹的爆炸声。

日军指挥官和年轻的炮手惊得目瞪口呆,怎么打出的炮弹一发也没见个响,目标还依旧高高地耸立在那里,岿然不动?继而日军改变射击方向,向县城连发数十炮,炮炮皆响。此情让日军十分诧异和不安,他们又向县城打了一通后才敢进城。

日军进城后发现,城内十室九空,当地军民早已转移。日军来到他们打了十几发炮弹而未爆炸的那座高高的建筑物前寻找答案。当日军得知他们炮轰的目标原来是道教鼻祖太上老君的升仙台时,同样信奉道教的日军不禁惊呼:“中国的老祖宗显灵了!”忙跪地磕头谢罪。

两年后,逃难百姓陆续回到县城,老君台的道士也回到老君台。看到日军把没爆炸的炮弹还留在老君台上,便把情况反映给慈善会会长赵万成。赵万成派他教私塾的弟弟赵万本领着几个年龄较大的学生到老君台查看后发现,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柏树上共中炮弹12发,其中两发穿过大殿山墙,一发卡在梁上,一发落在老君像前神龛上,还有一发卡在了殿东柏树的树杈上。他们师生爬上梯子,把这些危险的家伙一一卸下,用绳从老君台东墙吊下,挖坑就地掩埋。

年9月5日8时许,正在老君台上烧香的李道姑忽听一声巨响,老君台西南角坍塌一个大豁口。在对这一坍塌处进行维修施工时,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了一枚已经生锈的炮弹,经过层层请示并经有关技术人员鉴定,为日军轰炸老君台时使用的。几十年的谜底终于揭开,没有找到的那发炮弹也打到了老君台上,只是打到了土里。

日军炮击老君台的13发炮弹无一爆炸的传奇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解释其中的原因,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3河南殷都倒立千余年奇塔

在殷都故里安阳,有座奇特的建筑——文峰塔(又名天宁寺塔),该塔修造于公元年,据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该塔为砖木结构,塔身上大下小,呈伞状形式,为国内外所罕见;底座是佛教风格,顶部有一个高约10米的葫芦状小塔刹,形制如喇嘛塔,一座塔呈两种风格,在古宗教建筑中又一罕见。除此之外,这座奇塔还存在众多未解之谜。

文峰塔由何人设计,由哪些人承建,建塔之人为什么要出格“作秀”,建这样一座“怪塔”呢?历史上没有相关记载,据说是为了看风水与天文现象。据当地专家讲,也许这将永远是个谜,因为安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大部分地方史志在战乱中被毁。留下的历史文献中关于塔的记载也是寥寥无几,在《彰德府志》中也仅仅提到几句。另一方面这座塔可能不是朝廷修建,而是由寺庙里的人集资所修,所以有关的史料更少。

塔内有无舍利或地宫呢?中国古代建造佛塔是为历朝历代的高僧大德们修建的舍利墓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方,为了纪念大德高僧们,部分建塔者在塔下建地宫,将高僧舍利、法器、衣物以及皇帝所赐物品一起埋入地宫,而文峰塔内无一尊佛相,也无一字经文,那么这个塔下到底有没有舍利或地宫?目前,仍为不解之谜。

据了解,文峰塔、照壁、塔边的石碑、弥陀龛和大雄宝殿下的台基都是一千年前留下的珍品。天宁寺外红色照壁上的字,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已经模糊不清了,在夕阳的照射下越发显的古朴沧桑,而此时的文峰塔显得更为佛光普照。如今,文峰塔留给后人的除了无尽的遐想外,就是也许永远也难解的谜了。

4驻马店铜山湖,有水怪出没

年9月,位于驻马店市泌阳县的铜山湖水库突现“水怪”魅影,与之遭遇的水库职工被吓得大病月余;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水怪”频频出现,被传得神乎其神,尤其是年4月底,竟然出现长余米的“水怪”魔影。

据目击者称,这个“怪物”它的头有牛头般大小,状如蛇首,上面还长有两只短角;嘴是扁平的,有簸箕般大;鼻孔有核桃般大;而其露出水面的皮肤相当粗糙,还附带有铜钱般大小的灰色鳞片;整个身子看起来像一条大蛇,但却带有两个爪子。

有人推测说,这是一种头软而尖,黑背,通体柔软叫做“赶条”的鱼,也有人说这是一条重达0斤的中华鲟,更有人说这是大蛇,但究竟是什么东西,至今没有答案。

5汉高祖斩蛇碑灵光幻影

河南商丘永城芒砀山汉兴源景区是为纪念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开创余年大汉王朝功绩,再现明代斩蛇园胜景。年复修斩蛇园,易名汉兴源,意为汉朝兴起的源头、刘姓发迹之地。

汉兴源景区的建筑风格为仿明清建筑,由广场牌坊、门厅殿、斩蛇宫、碑亭及东西厢房、线刻碑廊、主殿等部分组成。其中最为神奇的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汉高祖斩蛇碑。每当夜幕降临,灯光直射碑体,两米多高的石碑倏忽不见,只见一尊金灿灿的帝王形象,分明欲向你走来,他头戴皇冠,身穿龙袍,腰束玉带,足登高靴,一手捋黑色胡须,一手按贴身宝剑,极富立体感,恰似画中人,如同当年戎马征战的刘邦再现。

年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观后欣然题下了“芒砀古迹罕见,奇观名扬天下”的赞语,年11月16日中央10套《走近科学》栏目以《古碑魔影》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年2月中央4套《走遍中国》针对这一奇观拍摄了专题片进行揭秘,但是至今仍是一千古未解之谜。

6中国第一*村——封门村

封门村本名“风门村”,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与山西晋城市山河镇交界处的一座无名深山内,河岸青翠古朴,虽有几处村庄,但不知为何空无一人,被誉为“中国第一*村”。

“封门村”有封门决户之意,即男人娶不得媳妇、女人不生孩子。最后全村迁移,沟沟有遗骨、弯弯有阴*。所以称为幽灵谷。到那里需要经过与孟良寨遥遥相对的焦赞城,相传此地历史悠久,古战场、古官道,焦赞、孟良两员猛将曾经屯兵与此,近年来却不断传出灵异事件: 

在历年穿越风门村的旅行中,有些驴友的背包和帐篷不翼而飞;有体弱女驴友在篝火旁突然休克,胡言乱语;有驴友听到村里突然有奇怪喊声,令人骇然;有驴友突然神行恍惚、长哭不止,感觉一直有人在帐篷附近游荡,似乎想要闯入她的帐篷;有驴友清晨洗漱时落水,回家后感觉小腿冰凉无比,无法正常工作,求医无果,最后找大仙解决了问题;有驴友在风门村拍照,一张相片里面有两个人没有身影,一张人像背后有异物……

诡异的是,凡是坐过这把太师椅的人都已驾鹤西去了。

而实际上,风门村是一个颇具年代的村落。

从地理位置来看,古代把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称为风门,也称为玄关、风门坳等名称。从阴阳学说来看,古人认为,东南90度的整个方位是最吉祥的区域,这一区域称为“风门”。结合“风门村”地理位置和布局来看,“风门村”是以地理险要、风水八卦来定名的。

一直以来,风门村的村民们过着朴实的乡间生活,直到年,风门村进行了一次集体大迁移,这种局面才被打破。

风门村的村民们为何集体迁移呢?其实还是形势所迫。

风门村虽然也建有三间教室的小学一二年级,但所处偏僻、工资较低,老师不愿意长时间在此教学。另一方面随着教育需要,孩子们要到外面上学,路途遥远,加之考虑到学生们安全和住校而承担的费用等问题,因此考虑迁移出去。

许多年前,风门村前面的河流还是常年水流不断,但到后来,河流时常断水,人畜引水都成问题。人们只有建造了蓄水池,虽然保证了日常饮水,但无法浇灌农田,人们生存都是个重要问题。连年都靠国家救济,常此以往,很难解决根本问题。

此外,许多村庄因历史原因而建造在大山深处,交通极为不便。因许多山村小而分散,国家又不可能投入过多的资金去一一修通道路,这样一来,山村的人们购物销物都极为不便。许多老人甚至于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大山,更有一些青年无法迎娶媳妇,孤单单地生活一生。因此,被迫迁移也是无可奈何以及必然的事情。

而那些从风门村迁移出去的人们,常常到年老之时,还是留念自己出生的地方,即使过世了,也要后辈们把他们安葬到风门村中。因此,在这风门村一带有一习俗,当一个老人去世,另一个老人还活着时,后辈们就把过世老人的遗体存放到“风门村”的家中,等待另一老人过世后合葬。

但,那把诡异的清朝太师椅,至今仍是个谜。

(本文为糊辣圈综合于网络)

糊辣圈是一个很好玩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