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谷文昌老书记的生态“接力棒”,东山县积极弘扬谷文昌精神,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实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能加力!
东山岛的生态建设总动员
图
游斐渊
金秋十月,湛蓝的大海,翠绿的木麻黄,把东山岛这颗“海上明珠”装扮得风光旖旎,生机盎然。
作为谷文昌精神的发祥地,近年来,东山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探索走出一条独具东山特色和海岛实际的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全国十大美丽海岛之首,被作为33个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典型示范区之一向全国推广。9月29日,东山县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成为漳州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域。
海上岸上聚合力打响“海上牧场”生态保卫战
站在岸上,远眺东山前楼镇下西坑村海域,海面洁净、波光粼粼。一粒粒蓝色塑胶浮球串联成线、连绵不尽,颇为壮观。
下西坑村依山傍海,是以养殖捕捞业为主的小渔村。为进一步规范用海、科学用海,年以来,下西坑村打响了一场“收海”之战,不仅办理了海域使用权证,还将村集体拥有使用权的多亩海域分成六块,引导承包的养殖户规范养殖。
“靠海吃海,保护为先。”下西坑村委会主任许桂喜表示,“之前很多渔民都用长袖定置网,海上养殖区密密麻麻都是竹竿,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办证后,村里推行科学管理,这些现象明显改善。”
清理航道、拆除长袖定置网、建设塑胶渔排、将泡沫浮球置换成塑胶浮球……下西坑村的海上生态养殖升级改造工程持续推进。
“再过一个月,这片海域的泡沫浮球将全部替换成塑胶浮球。”在自家的海上养殖基地,许波山指着周边海域说道,“泡沫浮球一粒15元左右,寿命一般三年,经风吹日晒就逐步脱落并漂浮在海面上,形成海洋垃圾。”作为村里首个参与置换浮球的养殖户,许波山算起了生态账。“塑胶浮球一粒53元左右,*府每粒补贴35元,我们只要掏18元。虽然比泡沫浮球贵了3元,但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还更环保。”
优化养殖结构,也是下西坑村引导渔民绿色发展的一大举措。许波山就在自己承包的多亩“海田”中,实行龙须菜、海带、鲍鱼、金鲳鱼等多元化养殖。
“多元化养殖,对水质能起到改善作用。”许桂喜介绍,“以前,村民以海蛎养殖为主,全村养殖户年均收入很少达到10万元,现在户均年收入约30万元。”
随着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下西坑村*支部还引导村民发展海上旅游业。许波山的“海田”上也建起了休闲基地,供游客体验海钓等项目。“春冬搞养殖、夏秋搞旅游,仅旅游方面,一年可增加20多万元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许波山说。
“蓝色革命”不仅仅发生在下西坑村。近年来,东山下大力气推进海洋生态综合整治,率先在全省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划设高潮位内侧米限建区,全面保护海岸、海湾、海岛、海滩、海水等“五海”资源。
▲澳角村电商一条街
生态建设推动了渔业发展。近年来,东山先后成为“国家海捕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进入“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名单。由家电商企业、近千家网店微商、多人组成的“水产电商大军”,更是让东山海鲜通达全球。今年即便是在疫情冲击下,东山渔业依旧发展强劲,上半年电商交易额突破11亿元,增长近34%。
*府企业齐发力推动“退城入园”落地见效▲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规划图
近年来,为优化产业布局和保护海岛生态环境,东山在主岛东北、西北部布局建设海洋生物科技园、玻璃及新材料产业园,严把工业项目环保关,引导企业“退城入园”,实行集中排放、集约发展,为海岛绿色发展腾出空间。
在“退城入园”的实践中,东山县华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东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玻璃及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图
“当时,我也是经过多方考虑。”林东宁回忆道,“旧厂房在东山县城,位于居民住宅区,海产品加工产生的噪音和飘出的腥味,确实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然而,“退城入园”对企业来说是一次考验。上亿元的投资额、长达数年的搬迁工程,不能不慎重考虑。
海洋生物科技园基础设施配套的日渐完善、实实在在的优惠*策、*员干部诚恳务实的服务态度,终于促使林东宁下定决心入园发展。
年,华昌食品在海洋生物科技园占地90亩的新厂房开始动工建设。借此机会,华昌食品淘汰了落后的生产设备,建设了更加安全环保的标准化生产线。年10月,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产品远销海外市场,今年销售额预计达0万美元。”林东宁说道,“打算再引进两条生产线,全力进军国内市场。”
水产品加工业是东山传统优势产业,东山水产品出口货值一直在全国县级名列前茅。“水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入园,水电、环保设备集中配套,不仅可以改善东山生产生活环境,还可促进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壮大海洋产业,实现多方共赢。”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园主任朱丽勇表示。
东山海洋生物科技园所在地,原是一片片的盐田和虾池。年开始规划建设,目前海洋生物科技园一期已签约企业30多家,其中3家已投产、12家在建。
“‘退城入园’决策的实施,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很多人的接续奋斗。”朱丽勇说。
青枣种植
除了打通“生态+工业”的转换通道,东山还进行“生态+农业”的探索。依靠海岛良好的土质、水质及气候优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引入推广台湾青枣、莲雾、百香果、凤梨释迦等优新水果种植,涌现一批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成2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拥有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万亩。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4万元,居全市第一。
社区民众同参与保护铜山古城的“活态传承”
顶街
网络图
在铜山古城的一处百年老厝里,85岁的独居老人刘缎了结了一件烦心事。
原来,在一次巡查中,顶街社区“小巷管家”曾文心发现,刘缎家里的地板上摆满了盆盆罐罐,用来接从屋顶漏下的雨水。她随即上报社区,并联系师傅前来修补屋顶。
修补过程中,社区因地制宜,为刘阿婆家的屋顶加盖了一层茅草,并在老厝门口摆放了石磨等老物件,修旧如旧,为古城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图
刘汉添
铜山古城距今多年历史,著名的风动石就坐落在此。顶街社区处于铜山古城核心区。“一代代东山人活态传承的美,是古城最动人的风景。”顶街社区主任谢紫娟说,“古街古巷的事看似平常普通,但关乎千家万户。”
古城中纵横交错的古街古巷,因年久失修,致使沿街居民及过往游客通行不便。顶街社区争取“一事一议”为民办实事奖补资金,以“修旧如旧,记住乡愁”为主导,带领广大居民投入到古街古巷修建工作,成为铜山古城保护与整治的一个亮点。
这几年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人手不足,顶街社区成立了“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队,带动群众一起守护海岛家园。
“小巷管家管万家,大事小事找管家。”50多名群众“管家”,分成5个组5个片区,围绕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维护、邻里纠纷调解、古城游览向导、治安巡逻、危旧房改造等十大主题展开日常工作,做到“每日巡、勤随访、随手做、实时报”。
在推进老旧房屋改造的过程中,顶街社区的干部带领志愿者一起,亲自动手对南门湾20多幢民居的外墙进行粉刷彩绘。天蓝色、嫩青色、亮黄色、浅粉色……清新亮丽的颜色,为南门湾增添了一抹跳动的色彩。
“从站着看,到一起干。”顶街社区*支部书记林惠儿说,“打造海岛家园,是全民共建共享的好事。有更多群众和游客一起融入其中,就能达到更精细化的治理。”
图
许照临
近年来,东山抓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良好契机,凝聚全县力量,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南门湾片区、关公广场、鱼骨沙洲综合体、海湾公园、串岛登岛游等旅游休闲项目的建设,拓展了东山生态旅游业态。
图
姜克红
生态家园的打造,让东山人民生活在风景之中。旅游海岛的建设,为东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能加力。近年来,全县游客人数、旅游收入以20%的速度快速增长,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92亿元。
来源:闽南日报
作者:邱丹燕吴静芳张昊填殷琪
编辑:洪艺辉
校对:汤菁菁
审核:朱添才
监制:林毓睿
东山新闻网立足宣传东山、展示东山、服务东山,是东山唯一新闻门户网站。
主办:东山县委宣传部
承办:东山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dsxww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