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油名镇志之九岭镇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

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试点镇,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油市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

九岭镇全貌

位置境域与建置沿革

位置境域九岭镇位于江油市西南部,地理坐标北纬31°36′14.73″~31°41′22.50″,东经°36′36.00″~°42′48.81″。东与龙凤镇隔涪江相望,北接青莲镇,西连香水镇、八一镇,西南与方水镇接壤,南临绵阳市涪城区龙门镇。行*区域面积43.46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因地处九岭岗北麓,故名。原名双河乡,清末建置,民国沿用,属彰明县。新中国成立后仍用旧名。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双河公社。年更名为九岭公社。年改公社为乡。年9月2日撤乡建镇。

行*区划年末,辖景云、双石、柏河、红岩、藕塘、大宝、扎营、苏溪、中河9个村民委员会,及1个双江社区居民委员会。

环境、资源与人口

自然环境与资源地处涪江中游,属高丘地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浅丘多。涪江沿岸四个村为平坝台地(即江彰平原)。全镇有小一型水库1处,小二型水库4处,有效库容达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7公顷,红岩堰自由灌溉面积为公顷。有塘堰口。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5℃,无霜期天左右,年降雨量在-毫米之间。森林覆盖率31.25%。

人口年末,辖区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民族以汉族为主。

经济发展

年,全镇生产总值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万元;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万元。限额以上商贸收入完成万元。财*税收实现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社会状况

集镇建设年新建场镇街道2条,新增集镇居民64户,集镇面积新增1.9万平米。安装污水处理厂管道米。改建绵江路沿线五个村(柏河村、景云村、大宝村、中河村、红岩村)的人饮工程管网。

社会保障建立特困优抚对象一对一帮扶机制,为低保、五保提供医疗救助,为重度残疾人申请居家托养补助,向市残联申请残疾人创业项目,为85岁以上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救助流浪人员。对九岭镇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帮助大学生创业,申请创业贷款和创业补贴。

交通运输九岭镇是通过江油、绵阳、安县的中转点。绵江高等级公路、安梓路穿越集镇从境内通过,村与村、村与乡、村与组都有公路或机耕道相连。市内9路公共汽车终点站设在九岭集镇每15分钟一班,每天往返江油、绵阳、安县、八一、方水的汽车均从集镇通过,交通十分方便。

科教文卫年末,有幼儿园2所,学校1所(小学至初中),在校学生共计余人,适龄中、小学入学率达%;有文化站1个、1个社区安装有健身器材。卫生院1所,农村文化休闲广场5处,规范村文化活动室9个。

特色产业

苏溪村折耳根种植基地

截至年年底,建成以苏溪村为核心的.67公顷折耳根基地,双石村66.67公顷番茄基地,柏河、大宝村公顷亩韭菜基地,红岩、扎营村.33公顷莲藕基地。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初步实现向“生态+科技”的发展方式转变。

依托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与旅游、休闲、观光等服务有机融合经济发展新业态,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丰富乡村旅游内涵、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文化遗址

中河村(原“七窑村”)古瓷窑遗址

“七窑子”古瓷遗址年,在江油市九岭乡、方水乡境内发现两个窑区,因当时两处均属于青莲区,故统称为青莲瓷窑。年,江油文管所在开展文物普查时,确认九岭乡七窑村窑址为晚清涪江边一处专门生产民间普通生活用陶器具的民窑窑址。

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四川省考古研究所、江油市文管所联合对七窑村窑址进行发掘,出土盘口壶、高脚杯、卷足碗、卷足盘、青瓷盏等各种器物标本数千件。专家推断,此窑历经南北朝、隋、唐数百年,瓷器工艺成熟,且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填补了四川陶瓷史从南朝到隋、唐的空缺。年,江油市人民*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遗址保护碑立于藕塘村六组。

名胜古迹

藕塘村五郎庙

五郎庙相传古时有一个贩运瓷器的富商在阴平古道上经常被强盗抢劫,有人便建议他出资建庙,供神奉佛。于是他耗银数百两,请工匠在大岩下建起一座小石庙。经历几朝几代,小庙逐渐破败。民国6年(年),当地群众重建此庙,取名“观音庙”。民国8年(年),改名为“五郎庙”。抗战时期,神州大地到处宣扬抗战正义,传颂像关公、岳飞那样的爱国英雄。五郎庙在国民*府要求下,更名为“关岳庙”。抗战胜利后,又重新恢复“五郎庙”,一直延续至今。现在的五郎庙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群众自发出资修建。每逢农历五月十五,都会有许多远道而来的香客前来“赶会”。

历史人物

北宋状元苏易简

苏易简字太简,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公元年)生于绵州彰明县苏家沟(今四川江油市九岭镇苏溪村)。《宋史》误记其出自铜山(今四川中江县)。清同治版《彰明县志》载有苏易简传;另载有明嘉靖时进士、翰林、绵州人金皋所作的《李太白祠堂记》,文中说“苏(颋)太平兴国易简状元之先,世居县之清溪,今碑碣故址在焉。是(指苏易简—编者注)先生之生彰明无疑也”。

易简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年)举进士。留心儒术的宋太宗特别重视殿试,责令贡士临轩复试,惟易简洋洋三千余言一挥而就。太宗览毕,甚为赞赏,擢为甲科第一(状元),时年仅二十二岁。旋解褐作监丞,通判升州(今南京市江宁区),迁左赞善大夫。太平兴国八年(公元年)以右拾遗知制诰连续七年主持贡举(贡生考试,唐宋时称为省试,即尚书省礼部主持举行的考试,又称礼部试,明清称为会试),公正无私,深得太宗信任。太宗雍熙三年(公元年)充翰林学士,淳化二年(公元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承旨(即首席翰林学士)。不久,知审官院,改知审刑院,掌吏部选,迁给事中、参知*事。至道元年(公元年)以礼部侍郎出知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不久移知陈州(今河南省周口市)。至道二年(公元年)病卒于陈州任上,年仅三十九岁。太宗闻之深为惋惜,挽词有“时向玉堂寻旧迹,八花砖上日空长”语,并追授礼部尚书职。苏易简生前不仅以诗文著称于世,他的《文房四谱》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总结笔、墨、纸、砚生产历史和制造的专著。

往期精彩回顾

不得了,绵阳“花海飞车”重磅来袭!五一小长假门票+薰衣草盆栽免费领!!!

江油在线周末聚第四站,抓龙虾,做大锅饭活动圆满结束!

美美五一大惠,全城免费送电影票,元抵元现金,进店均有礼品送

快乐五一李白故里“七彩油纸伞嘉年华艺术节”!门票免费送!送!!送!!!

醉美诗乡第5期

藏在江油西南边陲的最美乡村,到了这里除了整齐划一的小洋房还有漫山遍野的花果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