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佳作展
初赛题目三:餐桌上的变化
餐桌上的变化
徐州清华八(19)班陈子昊
深秋的一个清晨,餐桌上依旧是妈妈买来的早餐——两个包子和一杯速溶豆浆。
豆浆早已冰凉,我硬着头皮喝了两口,香精味极浓,涩涩的。
我无味地咀嚼着包子,呆呆地望着豆浆,思绪被拉扯到那个令人神往的傍晚。
那天,橘黄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撒在四周,像天地间满注流动的黄金。
我躺在藤椅上摇着扇子,着实是一种惬意。
但*很快被不远处飘着豆香的小磨屋勾去了。
我被豆香吸引着来到了小屋门口,看到阳光斜射进屋内奶奶有条不紊忙碌的身影。
真是美极了!
奶奶穿着蓝布大褂,挽起袖子,用两只瘦弱的手臂和布满青筋的手,在一个木盆里反复搓洗着豆子。
事毕,奶奶缓缓起身,用木勺将豆子放进磨孔,踏着平日熟悉的步伐,一步一步,一圈一圈,推起来磨盘,偶尔还会哼两句婉转的乡谣。
不一会儿,只见奶黄色的豆浆轻轻缓缓地从磨盘缝隙中流出,下面小木桶中的豆浆渐渐升盈。
正在我看得入神时,奶奶吆喝我去抱一些柴火,要生火烧水煮豆浆了。
我快乐地“哎”了一声,很快抱来了柴火,帮奶奶烧起锅来。
煮前,奶奶用白布把小桶里接的豆浆又仔细滤了一遍,除去豆糜。
这时,水已经沸腾了。
奶奶把豆浆轻轻地倒进锅里,盖上锅盖,我边烧火边开始了心急如焚的等待。
屋外,光线渐暗,晚霞似一条红绸子,映红了远山,映红了小屋,也映红了奶奶慈祥的笑脸。
待更醇美的熟豆香味又一次溢满小屋,奶奶从橱柜中取出两个她最爱的青花碗,将豆浆盛入碗中,又分别舀一勺子蜂蜜放进去,颤巍巍把豆浆端到了餐桌上。
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餐桌旁,顾不得烫,端起碗来猛灌一口,滚烫的疼痛感和豆浆的香醇味在我的舌尖碰撞,在味蕾炸开。
我伸出舌头直喘粗气,奶奶被我的模样逗笑了,笑脸像一朵慈祥的花朵。
碗底的豆浆总是格外香,格外甜!每次我都喝得干干净净。直到碗底那对青釉双莲,一直开到我的心里。
妈妈的一句“发什么呆呢?上学快晚了!”使我的思绪又飘回到现在......
唉,如今在餐桌上很难再见到真材实料传承百年的磨制豆浆了啊!
效率至上的年代,忙忙碌碌的人们把豆粉香精用热水冲开,装进小小的塑料杯中,再匆匆忙忙倒进早已被怠慢的胃里。
机械化的生产代替了传统的工艺,传承百年的许多美好真的要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吗?
餐桌上的变化
徐州清华八(19)班王允泽
“你天天买那种东西干嘛,想长命百岁吗?瞎浪费钱。”
“你这话什么意思?咒我呢?我买的可都是保健品,人家说,坚持吃,增强抵抗力,长命百岁不是梦!”
这是妈妈和奶奶每天在餐桌上少不了的争论。
每次争论的时间比吃饭时间还长,我都懒得劝了。
今年二月份,一场新冠病毒突如其来,让全人类都紧张了起来,我们全家也人心惶惶的。
“听说了吗?有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东西来了,咱可得小心点啊!”
餐桌上,奶奶边说边不时瞟向妈妈。妈妈没有说话,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
这天宅了好多天的我懒洋洋走出卧室,看见两大包东西摆在了客厅里显眼的地方。
我仔细一看,是一大包保健品和一大包消毒用的东西。
几次看见奶奶见到妈妈欲言又止的样子。妈妈打扫卫生时也在偷瞟奶奶。
这一天下来,她们竟然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干着自己该做的事。
这着实有点反常啊!
过一会儿,妈妈接到一个同事的电话,急急忙忙就出门了。
奶奶在屋里眉头紧锁,急得团团转,总趴在窗户往下看。
不知过了多久,妈妈回来了。
听到妈妈的开门声,奶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进了自己的房间。
妈妈进门就问我:“你奶奶呢?没有出门吧?”
唉,既然她们彼此牵挂,为什么还每天争得脸红脖子粗!
女人的心,真是海底的针啊!
晚饭时间又到了。
这次,她们没有叽叽喳喳,而像约定好似的一齐埋头吃饭,还时不时抬头做些动作来掩盖自己偷瞟对方的举动。
一向伶牙俐齿的奶奶,嘴巴似乎被什么东西给缠住了,说话总打结:
“那个,我那个......买的什么......”
奶奶话还么说完,妈妈立马接上了:
“哦,那个保健品吗?我看到了,挺不错的!”
妈妈一边装出不经意的样子,一边说。
奶奶顿时笑开了花,大声夸道
/p>
“你买的那个消毒的也真不错呢!在哪儿买的啊?”
她们俩就这样含含糊糊地你一句我一句说着,直到吃完饭。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听见的还是她们咋咋呼呼的争论声。
但这次她们争论的话题却变了。
“你看你,天天不多喝水,要是有病了可够你受的,可没人帮你受呦!”
“您还是好好照顾好自己吧!就你那样,身体那么差,赶紧多吃些保健品啊!”
她们虽然仍在不停地说着对方,不过氛围已悄悄发生了变化。
从那以后,每天妈妈下班,都会有一大杯热茶递到她的手里;一进门就会被奶奶用消毒水从头到脚喷一遍。
妈妈也继续以磨嘴皮的形式,提醒奶奶吃保健品,甚至还在奶奶面前假装无意地吃那些保健品。
是真想自己保持健康,还是为了哄奶奶开心呢!我就不得而知了。
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她们乐此不疲。
是的!
每天她们还在磨着嘴皮子。
虽然餐桌上争论的话题一直在变化,但不变的是她们对彼此的关心。
餐桌上的变化
徐州清华八(20)海宇航
我初一下半学期的时候,妈妈有几天感到嗓子很不舒服。
医院一查,是重感冒,还拿了很多中药。
这下平时爱说话的妈妈,遇到熟人就只能打手势了。
每天喝中药的时候,妈妈脸上的表情真是苦不堪言!
一天,姥姥来看望妈妈,顺便带来了五个大芒果,说是可以缓解妈妈的感冒。
姥姥走后,妈妈将芒果放在客厅的餐桌上。
我看了看这五个大芒果,个个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馋得我哈喇子流多长。
第二天下午放学回到家,看到芒果的我,眼睛又放出饥渴的光芒。
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说:
“你要是想吃就拿一个吃吧。”
我于是迫不及待地拿了两个,顺手给妈妈一个,说:
“妈妈,我们一人一个吧!吃芒果对你的嗓子好,你不吃,我怎么好意思吃?这可是姥姥特意给你买的。”
妈妈笑了笑,接了过去。
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刚想吃的时候,心里又想:
算了,我还是不吃了,多留一个给妈妈吃吧!她的嗓子就能好得快些了。
晚上吃完饭,看到妈妈去睡觉了,我找准时机,蹑手蹑脚地向餐桌走去。
我把芒果轻轻地放到水果盘里,然后又按原路蹑手蹑脚地返回到卧室。
到了房间,我松了一口气,心里的石头安然落了下来。
第三天早晨,我起得很早。
妈妈起来后,从餐桌旁经过,并没有发现芒果的变化。
我心里暗暗得意,假装从容地去上学了。
放学后回到家,妈妈告诉我,今天爸爸出差要回来了。
我听了很高兴,去洗手的时候,下意识向餐桌望一眼。
不对呀,餐桌上应该只有四个芒果,现在怎么还是五个?
顿时,一股暖流注入我的心田,我去问妈妈:
“妈妈,昨天的芒果你怎么没吃呀?”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似乎伴随着一丝歉意说:
“昨天晚饭妈妈吃得太多了,实在吃不下芒果了。你的芒果怎么也回到餐桌上了呢?”
我边跑回房间边笑着说:
“哈哈哈,我也吃多了耶!”
这时爸爸开门进来了,疑惑地问我们:
“你们娘俩在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没什么,在等你吃芒果呢!”妈妈说道。
爸爸高兴地说:
“好!我们三口一人一个。”
然后爸爸挑了一个最大的芒果放在我手里。
我捧着香喷喷的芒果到卧室,打算明天带到学校去吃。
晚上,我闻着芒果的芳香正要迷迷糊糊入睡时,隐隐约约听到客厅里有脚步声,但沉沉的睡意还是使我很快进入了梦乡。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被尿憋醒,急急忙忙起床去厕所。
等我方便完打着瞌睡回房间时,朦朦胧胧又看到餐桌上的果盘里整整齐齐放着四个芒果。
我愣住了!心里再一次感到暖乎乎的!
我赶紧也回卧室把我的大芒果拿回来放进果盘里。
五个芒果又一次团聚到了一起!
爸爸、妈妈和我的爱,也聚到了一起!
餐桌上的变化
徐州清华八(19)班杨珺尧
“哇!才刚上初一就懂这么多的历史知识了!”
图书馆里,刚才还在闷头读书的表哥突然抬起头,赞赏我因旁边人问的一个问题,对清朝末年历史知识的讲述。
猝不及防,他那双智慧而灵气的眼睛与我的眼睛相遇,好像可以把我浅陋的灵*一览无余。
我急忙转移了视线,心虚地低下了头。
我只是前段时间在“双十一大抢购”时,将一本火爆的言情小说错买成了《梁启超传》。
想退货吧,算来算去,书还没有邮费贵,只好抱着不让自己吃亏的心理将这本书“啃”完了。
那些清末的历史知识就是从《梁启超传》里看来的。
想到这,我将头低得更深了,怕露出狐狸的尾巴。
下午和表哥一起从图书馆回到家,我就将这件事抛到九霄云外了。
回到卧室,我机械般地重复着每天做的那件事:
轻手轻脚地将一本还没看完的言情小说从床底悄悄拿出,然后急不可耐地享受属于我的“精神大餐”。
我一口气读完那本三百多页的校园言情小说后,抬头看看时间,差点崩溃,已经晚上十点半了!
在六点半到十点半之间的四个小时中,我无数次地看表,尝试停下吸附在小说上的眼睛,逼迫自己拿起笔写作业。
但常年“吸食毒品”的我已没有任何控制自己的能力了!
看着还没有动笔的的一大堆作业,我痛苦地跪在地上,头贴着冰冷的地板,双手捶打着自己的头,不停默默忏悔着......
这时,脑海中出现了表哥那双赞赏我的眼睛接着我又想起了那本《梁启超传》。
“我也能拥有表哥一样的智慧而有灵气的眼睛吗?”我问自己。
我真不想再像老鼠一样,总活在偷偷摸摸的黑暗里了。
我想多享受几次被赞赏的自豪感!
于是,我擦干眼泪站起来,颤抖着的手在书桌上摸索到那本《梁启超传》,把它拥入怀中。
我下定决心,从此要读像它一样的好书。
从那之后,“小老鼠”真得改变了!
我将床底下满满的“毒品书籍”全部当废品卖掉,从当当网上购买了一大批“有营养”的健康书籍。
某天周五放学,我双手插着裤兜,走进商场里一家新开的书店。
感叹书店大之余,我被一本书上的“上校”二字所吸引。
我觉得这个词很洋气,但又很陌生。随后,我拿着这本书坐在高脚桌上读了起来。
读着读着,我的眼里好像要生出火,恨不得拿把刀叉把这本书吃干抹净。
不知过了多久,我抬起了头看了看表,已经快八点了,可我还没看完,又舍不得放下。
于是,我赶忙拿了本未拆封的同样的书去结账,然后匆匆坐上公共汽车回家。
坐在车的最后端,我一直想着这本书里的一句话:
“山林间的猫头鹰啦,壁虎啦,到了深夜都会哭,因为它们上世犯了罪,这世不能再做人,才投胎成了自然界中的蛇虫百兽。”
这句话用生动的比拟表达了深奥的道理,真是太好了!
这可是爱写作的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
这可能就是经典书籍的最大魅力吧?能给你带来智慧和灵气。
我人生道路上真正的“营养大餐”终于找到了!
沈虹简介
沈虹,江苏徐州铜山人,本科,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初中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生导师,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优秀班主任,多次主持并完成省、市级规划课题,几十篇文章在省级及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代表作有教育教学随笔集《成长,在路上》。
手机
邮箱:shenh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