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往事回忆参谋长的误判 [复制链接]

1#

年,是我当兵的第五个年头,开始有了退伍的想法,临近年底心情更是不安和迫切,希望能够如愿。可是,11月的一天,团里通过营教导员朱朝彬告诉我,派我去山西接新兵,担任新兵团部文书。

按照部队里的一般规矩,一旦被派去接新兵,那就意味着不是退伍对象。于是,我找教导员反映,要求不去接兵,并让我到时退伍。可是,尽管教导员打电话给团里帮我推托,就不知是什么原因,或许是我在营部有过代理书记的一段经历,被熟知了,所以,团里表示不同意改变,认定非要我去不可,至于本人要求退伍一事,等完成接兵任务后再说。

无奈,只有服从命令才是。11月底,跟随组建的新兵团机关奔赴山西运城地区,开始在稷山和万荣各招收两个连队的新兵。新兵团部机关驻扎在万荣县招待所,管我文书的最直接领导是团部作训股宋宏章参谋,他的领导是团部军务股郑金凤副股长及马春山副政委,马任新兵团团长,当然还有财务股高副股长及其他股长、干事、参谋等一批人。

▲团军务股郑副股长一家人

75年元旦,满载着从山西接收来的两个连队新兵专列回到四川万源后开始紧张地训练,同时,我也为退伍愿望的实现而紧张游说,终于,得到朱教导员与张思义营长商量后的首肯,然后,又得到郑金凤股长及马春山团长的同意,达成了“等新兵训练结束后再离队”的一致意见,即不随退伍大军走,完成训练后独自走。

此时,总算有了着落,我便安心参与新兵训练工作,期待结束的那一天。那时,新兵团部与老兵团部都在招待所区域内办公,我与宋参谋的办公室就在砖混大楼对面半山坡上搭设的工棚里,周围还有电影组、照相组等办公的工棚。我的业务隶属于军务股,仍然受郑金凤副股长领导。

元旦过后,是部队战士思想较不安定的一段时间,较多出现的问题是为退伍或者不退伍引发的情绪波动甚至吵闹,还说全团里我们二营吵得最厉害,直接的原因是有一部分福建兵知道退伍名单了。那时,我在新兵团却全然不知二营退伍兵的这些情绪。

▲团军务股刘元豹参谋

四月份,被宣布退伍的老兵开始陆续返乡了,他们大部分是乘坐闷罐车专列集体离队。正当我准备到时先送别老乡去坐闷罐车待后我再坐旅客列车独自回乡的如愿打算时,突然,郑副股长通知我说,你也跟大部队一起走吧。

我说,不是说好了等新兵训练结束后让我自己走吗?这时候新兵训练还没有结束呀!他回答说,临时定的,你移交一下,随老兵大部队一起走吧。幸好我回乡心切,没有再多说什么,多问什么,高高兴兴地打起背包收拾行李,过几天就与电影组的杨龙波、照相组的潘水龙等老乡直接从团部前往火车站,与同批的老乡们乘上了闷罐车。

上车时,有老乡问我,你是来送我们的吧?!引起了老乡们的疑惑。当然不是了,真正送老兵的是我们营徐爱辉副教导员,他一直把我们这些老兵送到了福建龙岩,移交给当地武装部后方才返回部队。

对于突然改变我的离队计划,我并没有多想,因为那时一心一意想着退伍,没有再去想什么,再加上一个战士哪有多少想象空间。就在即将到达家乡时,徐副教导员告诉我一件事,说,之所以要你随大部分老兵一起走,是参谋长要求的,说我们营福建兵吵闹与你有关。

是你泄露了退伍名单,尽管当时郑副股长以及军务股刘元豹参谋一再为你辩解,最后还是不行,参谋长决意要你随大部队走。另外,郑副股长还要求我快到你家乡时将此事再告诉,以免你有什么情绪。徐副教导员如是说。

▲送老兵的二营徐爱辉副教导员

当我听到这事时,好像也没什么激烈情绪反应,只是恍然大悟了一下,顿时明白了马上离队的原因,而后则坦然地对徐副教导员说,我没有做这样的事,不知道我们营发生了什么,我进出军务股也不可能知道退伍名单。徐副教导员说,郑副股长相信你,这才要我告诉你。

说实在话,当时没有什么怨恨,也没什么惋惜,回到了家乡,更不可能去找谁解释和申辩,只为能够让我退伍就心满意足了,至于迟走早走都一样。年轻的战士没有那么复杂的思想,服从命令就是了,也佩服和感谢郑股长的高明,回到家乡才叫人告诉我,让我一路上欢欢喜喜地返回家乡,否则,若事先清楚原因,那一路上的心态就大不一样了。

现在想来,当时如果参谋长一气之下来个发威,如“不许退伍”“给个处分”“记入档案”“遣送回乡”等等,那就糟了,因为,说严重些,这事关泄露军队实力的机密呀。幸好,参谋长还不算刁,没有发生这些事,说明参谋长还懂得对战士需要恩威并重。不过,当时我认识参谋长但他并不认识我,也从来没有与他接触过,究竟是哪位把这错误的“情报”传递给他,就不得而知了。

几十年过去了,作为部队的一件趣事,老兵相聚叙旧时偶尔会被谈及。前些年,我与刘元豹战友去南京看望郑副股长时,他已经没有这事的记忆了,在柳州战友聚会时,徐副教导员也忘了,由此,为了一个兵“清白”而“两肋插刀”的两位老首长都年事已高而遗忘,但我还是从心底里感激他们。

当然,对参谋长,即使见了面我也不会向他老人家再提及,充其量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向他报告:“首长,当年你误判了我。”不过,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6、25

▲作者(中)年与徐爱辉副教导员(右一)出差到广西合浦合影。

作者:邱榕木笔名:秋龙

责任编辑:方迎欣《白浪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