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西省资讯山西防疫破功连续26天0增长被 [复制链接]

1#

山西省的朋友们,一起来看下最近身边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儿~~

1、山西防疫破功连续26天0增长被境外输入病例打败!

为缓解疫情防控压力,征用呼和浩特、太原、石家庄等机场分流,乘客就地隔离观察,确认无感染后可回到原属地,关键是无症状感染者防不胜防,所以大家还是小心为好。万万没想到!今早山西卫健委发布通告:山西新增外输入疑似5例。太原武宿机场被征用为分流机场仅短短一天时间就收入5个疑似病例,这让26天0增长病例的山西如何自处?山西民众还是不要聚集,不外出聚餐,尽量上班回家两点一线。谁知道从你身边经过的人有没有和他们接触带病毒。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再者我们取得的战疫成果,是湖北人民的牺牲和所有在一线人员的奉献换来的,是全中国每个人坚持少出门,出门戴口罩保持住的。

2、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带着光绪帝出逃山西的慈禧都经历了什么?

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匆忙带着光绪帝西逃,一路上颠沛流离,经历了万千坎坷,最终到了山西,那么慈禧一行人在从北京到山西的路上都经历了什么?慈禧匆忙带着光绪帝逃出京城后,在路上的遭遇非常不好,就像虎落平阳,地方官员对待慈禧的态度不是特别恭敬,因为慈禧是从京城逃出来的,八国联军已经打入北京了,八国联军走后还不知道慈禧是不是掌政,或者清朝还会不会继续存在。如果清朝复灭,那么慈禧和光绪就是会被追杀的旧朝遗党,所以在路上并没有多少官员是真心帮助他们的。经历了千难万险到达山西后,慈禧终于可以缓口气,但是当地山西的官员对待慈禧的态度也不好,但有一人对慈禧的态度好,那就是山西乔家。出逃时没有带水没有带食物,在老农手中买到了豇豆角和玉米充饥,在回民村庄的废旧清真寺度过一夜,后逃出京城的王爷和侍卫追赶上来慈禧又恢复了往日威风。慈禧太后逃到山西,是“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情况,虽然身上有带着银两,但是在那个粮食紧缺的时代,事前没有用的,而且当地官员对慈禧太后也是冷眼旁观的。

3、运城居然早在百年前就娶洋媳妇、造西方建筑?

提起运城,你会想起什么,运城的面食。这里有听不懂的本地方言,还有各种各样的山村。运城是一个小城市,但它却有自己的大文化,这里孕育了古代帝国的各个文明。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家大院,为什么说它是隐藏在深处的呢?山西运城市万荣县闫景村的李家大院,整个大院看起来非常的豪华,但这个大院的主人为人特别低调,虽然他特别有钱,但从来不高调做事,李家大院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李家大院的李家子孙世代以善良为己任。再往前走是一座楼,这不是普通的楼,里面讲述了封建社会里跨国的爱情婚姻。封建国家的社会为什么会有这样美好的爱情呢?不同国家的爱情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大院的主人李子用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娶了这个洋媳妇。这个故事也是当地小孩老人都知道的一段美丽的佳话,在古代传统封建思想中,一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想要娶一个洋媳妇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语言不通,习惯也不同,家人也反对。但是李子用非要娶她,家人也没有办法,就同意了。所以这座楼既有北方院子的特点,又加入了西方的哥特式建筑。

4、平遥古城有着厚重的晋商文化气息,国内还有哪些地方也有浓厚的晋商文化?

说到浓厚的晋商文化,大家一定就会想到著名的旅游景点平遥古城,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难道所谓的晋商文化就只有平遥古城吗。晋商文化当初发展的时候可不止在这一个地方呢,因此,今天带给大家另外几个地方,他们都和平遥古城一样,充满了晋商文化的色彩呢。首先要说的是,乔家大院!在祁县距平遥38公里,还有一个著名的山西商人大院,那就是乔家大院。这几年乔家大院在国内外都很有名。如果你更像感受当时的那种晋商文化,其实乔家大院带来的感受远比平遥古城带来的感受浓重。王家大院比紫禁城还大。这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在建筑面积上相当于平遥十大古城的面积。除此之外,其实在山西晋中,满是晋商文化的感受。平遥古城只是众多闪亮珍珠中的一颗。如果我们在山西晋中四处走走,多看看它,就能感受到晋商文化。碛口的晋商文化碛口位于山西吕梁山中的黄河边上,也是一座有名的古镇。平遥古城有着厚重的晋商文化气息,国内还有汾阳也是晋商文化。有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文化,大家可以多去了解一下。山西应该也有着非常浓厚的晋商文化气息吧。

5、“河北恒山”是如何变成“山西恒山”的?

在明朝之前,北岳恒山一般指今河北曲阳县的大茂山,但是,在明清之际,北岳逐渐开始指山西省浑源县内的玄武山。《尔雅释山》中便记载:“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可见五岳的大体指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确立。秦汉时即在河北北部设立恒山郡,因北岳恒山在郡内而得名。史书上的诸多记载,也都明确明清以前的北岳恒山都位于河北境内的曲阳附近。到了明朝,明成祖迁都之后朝廷内部开始兴起一阵将北岳从河北曲阳移到山西浑源的争论。主张迁移的一派主要理由便是北岳恒山和祭祀北岳的地点应该在都城的北方,但是河北恒山却位于北京的南方,于方位不符,而山西浑源正好位于北京西北方。主张派和反对派各执一词,在明朝内部争论了几十年。从此山西浑源就成了国家祭祀北岳恒山的地方。宋以前是河北恒山,后来关于河北还是山西也是争论不休,直到清朝的时候确定了山西恒山。恒山这个地方原本是属于河北的,只是后来把它划分给山西了。好东西好地方都在河北,但是哪个也不归河北管,我们大河北就是外地人的天堂。河北大茂山,现在两座山都经营不善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