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泰国
书意/诗情/联趣
这本小集子,是我把近年来所写的一部分诗和对联整理出来,自己提笔写成了书法作品。我笔写我诗,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任意挥洒,甚感乐在其中。这些诗和对联都是近十几年来随时随处、遇事有感、见景生情,随意写出来的。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可以说,这些都是我思想感情的记录,觉得很有意思,值得把它保留下来,对我来说,这将是一个精神的慰籍。
我敬佩的王有道老同学
作者:马天文
有道兄和我是老同学。在埝底二高是同班,在运城师范是同级。而且我俩都热爱美术和音乐。画画、拉胡琴、唱歌使我俩成了亲密的朋友。初师毕业我上了中师,他便回到家乡参加了工作,后来在只有几十户人家的黄家庄单人校当教师。住着寒窑,吃着派饭,一个人带四个年级的全部课程。连校长带教师,上上下下一个人,里里外外一把手,可谓人民教师最苦最重最多最杂最烦最累的工作了。而有道兄却是个非常实诚的人,不找关系不求人,扎根下去一干就是数十年,就这样默默无闻踏实苦干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像他这样的工作,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品德,这样的老黄牛,这样的活雷锋,我敢说在方圆数百里的乡镇小学是很少见的。我实在敬佩我的学兄王有道同志。
有道兄还有一个令我衷心敬佩的高贵品德,那就是∶他是一个好儿子、好兄长、好父亲。他以每月三四十元工资(有几年还是每天十个工分)的可怜收入,却十分周到地奉养着高寿老母,直至以九十六岁的高龄而寿终正寝,他是西景村有名的孝顺儿子。他供养弟弟有*由西安美院附中到西安美院国画系的高材生(如今已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画家),他是一位贤德的兄长。他教育儿子志纯成了京城美术界有水平有名望有影响的学者、画家和编辑。他是一位称职的父亲。他用自己的苦和累,用自己的血和汗,不仅营造了一个和谐美满幸福的家庭,而且培养了一茬又一茬莘莘学子和一代又一代优秀英才。他是一头负重的牛,他拉着一辆超重的车,拉来了一车又一车的成就和卓越。他是一架梯子,他的诸多学生和弟子儿女都从这个梯子上一级一级天天向上地攀登着事业和辉煌。而他却一直吃着粗茶淡饭,穿着粗布衣衫,干着知识分子最苦最重的工作,享受着最低最劣的待遇。这种奉献精神我实在由衷地敬佩得五体投地。
有道兄还有一个令我特别敬佩的优点,那就是他的苦学和奋斗精神。去年他送我一本刚出版的《王有道楹联集》,从头认真仔细地欣赏之后,我惊喜了。真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个50年代的中专毕业生,竟然能创作出如此多如此好的楹联作品,我真惊喜地无以名状。数十年来,他苦读了数以千计的名人名联,同时也编写了数以千计的对联作品。他任教的黄家庄和他的家乡西景村,每一家父老乡亲春节过年、婚丧礼仪、建房上梁、老人寿诞等等,都要请他编写对联,而他又必然要根据主人的具体境况,创作编写出主人满意群众喜闻乐见的雅俗共赏的作品,并亲自书写,诚心奉上。
楹联是我国在世界文化艺苑中所独有的文艺品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萃。在农村也是最精湛最受欢迎也最容易普及的民俗文化。有道兄数十年如一日地在为农民炒作着这一文化佳餐。我掂着这一虽然单薄但却深沉的著作,为他的学习精神,奋斗精神,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取得的丰硕成果所敬佩所赞叹所感动所折服。并为我这个曾经身为文化局长而不及他的万分之一而自惭形秽。
有道兄今年十月拿来这百十件诗联书法大作,才着实让我惊叹不已。欣赏之余,我真目瞪口呆了。他在诗联中写了"我"的人,写了"我"的心,写了"我"的生活,写了"我"的灵*,写了"我"的精神世界。我从"我"中看出了我的同龄人过去的苦,现在的乐和将来的福。他的诗联书艺全都体现了"自然"和"深情"。心,在自然中跳动;思,在自然中孕育;情,在自然中流淌;神,在自然中抒发;品,在自然中升华。请看∶"山登高处愈险峻/身到凌空驾祥云/健步腾越烟霞境/直上九霄南天门。"请听∶"登高心境阔/涉远意舒畅/向前身犹健/年高志更强。"这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写照。我真佩服他这种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而无怨无悔无遗无憾的爱心诚心苦心和欢心。"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何夸何耀何显何荣"——一个纯洁高尚的人,一个超凡脱俗的人兀然突现在我的面前。奉献后的喜悦就是他耄耋之年的欣慰。何等朴素和谐真挚的心态呀!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这几乎就是真理。而今我更为惊叹不已的是有道兄的书法竟不似他那麽恭顺实诚。楷书还谦谨淳厚,而我最喜欢他的行楷竟然严肃中有些活泼,活泼中有点浪漫,浪漫中还有点狂放。呀!我老实的同学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竟然也学会了机敏,在人生的大河中竟也游出了灵动,在营造美满生活中竟也排练出几折苦乐备尝的风趣幽默的悲喜小戏。这就是成熟,这就是老练,这就是升华,这就是超脱。从他的百多件书艺中,我看到风平浪静中忽然腾出一条灵龙,绵绵的白云中偶然飞出一个金凤凰。老实中有调皮,朴素中见华丽,同中见异,平中见奇。晴空中有雷雨,春雨中有柔雹,秋风中有力度,雪中有醇香的冰花。有道仁兄可真历练成精了,坐化成仙了——我敬佩的老同学呀!
特别他那隶书竟然用一种"造反"精神,自我意识,自由手法,伸胳膊蹬腿,踢破框格,一个规规矩矩的字体竟然练开了阴阳剑,打出了跆拳道,有力有功,有文有武,张弛有序。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老实得几乎虔诚的老同学真是遁入空门,佛法有道,凭空竟成了一位诗联名家,书艺高手。我实在是只有赞叹,别无可言,心悦诚服地拜倒在他的足下——仁兄堪为吾师矣!
我不会写诗联,更不懂书法。可老兄的盛情实实不忍推辞,只得应付如上几句——--实在不能称其为序。
注∶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作家协会理事、山西戏剧家协会会员、原万荣县文化局长、文联主席。